我国跨界民族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多民族共存于一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真正的单一民族国家已很少。多民族国家中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及其关系问题,是很多国家普遍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重要的、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对我国新疆跨界民族哈萨克族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探讨了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原因及促进两者协调统一的对策,以利于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及睦邻友好。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展开论述。纵向方面:从哈萨克族形成与发展——哈萨克跨界民族形成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哈萨克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横向方面: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进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分析。从哈萨克族自然属性(性别、年龄等)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哈萨克族的社会属性(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程度、社会流动等)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哈萨克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的原因,最后,本文强调了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统一的意义并提出了“协调统一”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结语外,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背景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即为论文的绪论。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历史过程分析和阐述。包括哈萨克族跨界民族形成历史简述,历史上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主要阐述了哈萨克族在15世纪开始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前后的历史过程,以及18世纪,哈萨克汗国的分裂及三个玉兹的形成与衰落,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与殖民统治,中国清政府的态度与政策,诸多因素造成的哈萨克族跨界局面形成前后的历史过程;主要分析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演化过程,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1922年苏联的建立、1962年的伊塔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立对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第三部分即第二章,现状实证研究。主要实证分析了我国哈萨克族自然属性(性别、年龄等)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哈萨克族的社会属性(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程度、社会流动等)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哈萨克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的原因,特别是我国民族政策对哈萨克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影响。第四部分即第三章,分析论述了促进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协调统一的意义,提出了促进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协调统一方面具体的对策建议。旨在维护祖国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第五部分即结论。
其他文献
<正>20世纪初,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及其周边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种丧葬习俗[1]:在一些墓葬的底部有一个小坑,坑内大多殉一只犬,少数有人或者器物[2]。这类小坑多见于墓
宇宙秩序是依据能量运动规律——高能价值论建立起来的。如果从器物层、权伦领域、体制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去看,文化评判也遵循这个规律。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以广西富川县福溪村这样一个瑶族和汉族混居的典型村落为例,探讨了该村形成的历史、自然与文化遗产存留状况以及保护的现状,并对村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它具有流动性差、投资周期长和多因素影响投资收益率的特征,其中投资风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选择一个稳定、低风险投资项目
区域性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协调发展与"长吉图"一体化背景下,协调长、吉两市产业以便推进"长吉图"一体化进程已成为政府与学者关
<正>《大司空——2004年发掘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649页,文后有彩色图版136版,黑白图版51版,定价69
研究背景与目的影像学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长期以来居重要地位。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腹部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轴位CT扫描因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单一
本文探讨了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及操作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对加不同浓度硫酸时,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的完全程度的探讨,确定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业已进入了买方市场为主导的时代。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增强、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全球化迫使企业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状态,同时,
近年来,国内危机事件频发,能否正确地看待企业危机并实施合理的危机管理策略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如何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分析企业危机,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