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部培养”是指针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并在这一过程中选拔出党的工作所需要的干部人才,对其进行管理与使用。追溯历史,党对干部的培养尤为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干部培养方针,规划干部培养路线,党中央在抗战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对干部培养工作不放松,抓落实,可见重视程度之高。综观党的革命史,党的干部培养路线和培训体系均形成于这一时期,所以研究这一时期的干部培养工作极为重要。抗战初期,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山东省委(分局)克服环境艰苦、条件艰辛等不利条件,逐步开展干部培养工作,随着大片敌后根据地的开辟,基层干部的培养逐步被提上日程。这一时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着颇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干部,尤其是区村干部思想偏差严重;干部成分复杂,入党动机不纯;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突出,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现象较多;干部的政治意识差,缺乏大局意识、组织意识,致使部分干部纪律涣散,服务意识不足。为解决干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山东分局对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干部培养过程中的偏差,尤以基层干部问题为中心,多措并举,采取多种纠错方式,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干部训练体制机制,如实习班带徒弟、县委训练班、加强支部干部训练等方式,改善干部训练方法,提高干部训练效率。同时,借助各种党内运动,助推干部培养工作的开展。山东分局通过冬学运动,利用冬季闲暇时间,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与文化知识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局将干部的培养与整风运动相结合,整顿基层干部不良的思想倾向,净化党内风气,增进党内团结,此次运动颇有成效;除此之外,利用在职干部教育,将大批的区村干部送到各级党校学习,采取集约化训练,集中学习,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促进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抗战工作;在基层妇女干部的培养上,有计划分批培养妇女干部,利用妇救会,妇女干部小组等团体,发挥妇女干部在敌后战场的带头作用,提升了妇女群众参战热情,调动了她们支援抗战的积极性。山东抗日根据地基层干部培养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对当代基层干部教育的启示尤为明显。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化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制度,推进干部学习的常态化;建立干部学习长效机制,党内学习与党外教育相结合,建设“学习型政党”;重视整风,强化党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基层干部培养既关系到基层社会建设的稳定性,也涉及到基层治理的有序开展。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结合根据地实际情况,在艰辛的抗战环境下,借助地域优势,制定了符合战争形势需要的政策与方针,为开展基层干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日后新中国的成立储备了大批优秀的基层干部人才。论从史出,探求山东抗日根据地基层干部培养历程对当下仍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