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措施对优质强筋小麦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b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2004连续两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试验场,以目前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国审豫麦34号为供试品种,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和不同灌溉处理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和杀菌剂处理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处理A6产量比其它处理的高,处理A6的主要品质指标也优于其它处理,生产上应以A6处理的施肥方式(N、P、K、有机肥作基肥加拔节期施N、P、K)较为合理。   2.不同灌溉处理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偏干旱年份产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多而增加,自然降水充足的年份产量随灌水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品质性状则随灌水次数的增多而变劣。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在降水正常的年份以对照处理(越冬对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溉较为合理。   3.播期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对照D2的产量高于处理D1、D3的产量,对照D2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D1、D3,适宜的播期为10月15日。   4.播量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对照E2的产量高于处理E1、E3的产量,对照E2的的主要品质指标优于处理E1、E3,适宜的播量为对照E2(基本苗165万/hm2)。   5.杀菌剂对豫麦3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施用杀菌剂可提高产量,施用杀菌剂可提高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但使沉降值和吸水率降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因此,生产上应根据病情酌情施用杀菌剂。   6.豫麦34优质高产栽培主要措施:以N、P、K、有机肥作基肥,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氮、磷、钾;在降水正常的年份以照处理(越冬对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溉较为合理;郑州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左右;适宜的播量为基本苗165万/hm2小麦生育期间发生病害(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可叶面喷施20%粉锈宁乳油1200ml/hm2,或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
其他文献
利用GenBank上已公布的玉米T、C、S群不育细胞质线粒体DNA特异基因T-urf13、atp6-C、orf355的片段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对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M5P型和YⅡ-Ⅰ型进行归群研究。
本研究选用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和电导率两种方法测定种子发芽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种子的LOX活性,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法处理籽粒,检测其发芽
利用外来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解决遗传狭窄的重要途径。对改良系进行遗传研究,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这将解决我国玉米育种徘徊不前的局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