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生态文明进行研究,究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资源浪费、能源减少,森林砍伐、动植物数量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凡此种种,都证明了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经济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欢声笑语之中,而应该反思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却产生了温室效应和全国雾霾蔓延;为什么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吃着含有大量农药残留的蔬菜和水果,喝着含有化学物质残留的自来水,这是因为生态问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加强对生态问题的治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态思想,它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人要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消除人主宰自然的错误想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自然向对人有益方向发生变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要以实践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处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要承认自然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社会是自然一部分,没有自然,社会也将不复存在,有了人的活动,一部分自然才变成了社会。因此,在处理生态问题上,人、自然、社会,这三者的密不可分的,也为我们当代处理人、自然和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国内外现状。第二部分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研究,进而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第三部分,首先阐释生态文明的概念,论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说明,一是追求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一是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五部分,关注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上.文章一方面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