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我国省际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8年9月的《区域创新:推进机制与路径选择》一文中强调,我国要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必须要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经济发展不均,知识开放共享的重要途径——知识溢出,在我国省份之间极大地受到经济、地理条件的限制。高速铁路所带来的“时空收缩”效应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推动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在区域间的快速流动,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区域空间布局。如何充分利用高速铁路这一重要渠道,加速区域知识溢出,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是各省面临的重要课题。但高速铁路对区域知识溢出与创新产出的整体态势具有何种影响?以及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和对不同距离的影响差异如何?上述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全国2003-2017年铁路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速铁路对我国30个省份间知识溢出的影响。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借鉴物理学的热传导理论,从知识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个层面阐述高速铁路对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第二部分,基于可达性和空间集聚性研究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和知识创新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三个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以G-J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滞后模型为研究框架,分别对比分析空间邻近距离、直线距离、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模型,验证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影响的显著性,检验高速铁路对知识溢出影响是否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最后,通过分割构造6大溢出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验证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影响的显著性,再次利用二分法分割搜寻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影响有效最大临界距离。研究表明,(1)我国专利空间布局从2008-2015年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且该集聚性在不断增强的趋势,2015年后集聚性逐渐趋于平缓;(2)高速铁路对我国省际知识溢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正在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而不断增强;(3)高速铁路对省际知识溢出的作用并不受省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但单个省份的专利增长水平与该省份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4)高速铁路对我国省际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一定距离限制,具体而言,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限制距离为2096公里,误差范围不超过±29公里;2017年有效限制距离为2188公里,误差范围不超过±63公里。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预计该限制距离将会逐年增大。
其他文献
各类挡墙在实际工程中都存在粗糙墙面的构造,与经典理论中理想条件下的光滑墙面存在差异。随着土压力各类试验的开展研究,因墙面粗糙导致的墙土间的摩擦对土压力的影响逐渐走入学者们的视线,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基于经典理论研究思路或主流直线分层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存在基础上的不足,作出了各种不合理的简化,难以从土体微观上对墙土间摩擦效应的发挥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研究墙土摩擦影响下土体微元的主应力在主动、
当前,我国镍渣总排放量近一亿吨,但仅有12%左右得到利用,大量未处理部分不但占用土地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将镍渣用于水泥混凝土中,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基本证实了镍渣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但对镍渣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和钢筋锈蚀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镍渣为主要矿物掺合料,研究镍渣(NS)单掺(取代水泥质量的20~70%)、镍渣与粉煤灰(FA)复掺(总掺量50%,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具有高密实度、高耐久性与超高强度的新型水泥基材料,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得其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UHPC中常掺入钢纤维,以提高其强度与韧性,但钢纤维仅能从细观尺度发挥作用,对UHPC中的微裂缝与孔隙缺陷无明显改善,而UHPC的水化产物大部分都是纳米尺度的C-S-H凝胶,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从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因此变得十分迅速,其中道路建设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大江大河处,由于土质较差(多为淤泥质土或粉质黏土),因此工程在建设时会面临诸多挑战。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由于其综合了碎石天然特性与土工合成材料良好的强度及拉伸特性等优点而在软弱土地区广泛应用。目前对于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其稳定性分析的研究鲜有报导。然而,稳定性分析恰恰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当前汽车制造业在保证汽车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也尽可能地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汽车轻量化能够有效地节省汽车燃油消耗、减少废气排放,成为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超高强钢的出现以及在汽车车身零件上的应用,能够在有效确保汽车安全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然而,由于超高强钢的高强度、低延伸率,使得对其加工成形非常困难,而且极容易出现开裂、起皱等缺陷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建设的规模扩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地区,建筑的地域特征为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现代建筑的“千篇一律”与景区景观的趋同化也成为各地区旅游发展短板。目前,我国在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领域已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建筑流派在地域文化的吸收、批判与创新方面正进行积极的建筑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如何从旅游业的发展视角去探究张家界地区地域性
气囊作为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地吸收各种碰撞带来的冲击能量,广泛地应用在航天、军事乃至日常生活中,具有吸能效率高、易于折叠、操作简单、普适性高等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组合式缓冲气囊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的应用,针对降落场地的不同,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缓冲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为了达到以上设计目标,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通过运用控制体积法,建立单体气囊模型,参照论文文献,对其进行缓冲着陆研究,对比仿真数
区域物流作为连接区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铁路枢纽是物流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物流发展的水平。铁路枢纽的修建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铁路枢纽的修建有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区域物流的需求是推动铁路枢纽发展的动力。海西经济区区域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各城市发展差异较大,严重制约了海西经济区区域物流的发展。因此对区域物流进行剖析,系统探究铁路枢纽对海西经济区
随着乡村的振兴与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民宿作为产业化振兴和乡土文脉传承的一种物化载体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这一新兴产业由于在急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相关指导与调控,出体验感缺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游客的特色化入住体验需求无法被满足。同时,民宿的理论研究远落后于民宿的建设速度,以建筑设计为切入点的学术研究更是在数量与深度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本文立足于新乡土的视角,从拓展与互融的角度,探讨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与覆盖剧烈转变破坏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越发深远的影响。闽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及福建省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已经进入了加速城市化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生态系统完整性下降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福建省闽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