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和MFI拓扑结构钛硅分子筛的液相氧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硅分子筛/H2O2体系催化的液相氧化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绿色化学”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具有MOR和MFI拓扑结构的钛硅分子筛为研究对象,针对多相催化过程中的表面反应(化学反应、吸脱附)、内扩散和外扩散三个环节,分别通过对分子筛Ti活性中心和亲疏水性的修饰改性、对晶体形貌和孔结构的控制调变以及引入新型反应模式等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其液相氧化性能的提高。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以NH4F为探针氟源,采用液相后处理的方法制备了氟植入晶体骨架的F-Ti-MOR分子筛,并详细考察了溶剂、NH4F用量以及氟化温度对其晶体结构和液相氧化性能的影响。氟化处理会导致部分骨架四配位Ti的流失,但是在氟化过程中生成的SiO3/2F基团具有强拉电子效应,可以提高与其临近的Ti活性位的正电性,能够明显提升Ti的氧化能力。相较于水体系,在苛刻的氟化条件下(高NH4F用量、高氟化温度)以甲醇为氟化溶剂有利于保护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植入更多的氟、有利于形成更多的SiO3/2F基团,因而有利于制备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F-Ti-MOR分子筛。在最优氟化条件下制备的F-Ti-MOR分子筛可以实现环己酮在半小时反应时间内高达99%的转化,而其母体钛丝光分子筛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只能催化30%的环己酮发生氨氧化反应。氟化处理能够提高钛丝光分子筛的表面疏水性,虽然并不影响无机小分子底物在其孔道内的扩散,但是会对有机分子的传质产生“遮挡”作用,不利于其扩散进入分子筛的孔道,从而大大降低了F-Ti-MOR催化芳烃羟基化反应的活性。此外,氟化处理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溶硅、生成微量的介孔,但是这种改变太小,不会对F-Ti-MOR的晶体结构产生大的影响,对其催化性能的贡献也较小。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形状和尺寸)的、沿c轴12元环主孔道方向有取向性生长的Ti-MOR分子筛,并详细考察了晶体形貌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液相氧化性能的影响。小晶粒尤其是纳米级MOR分子筛,具有更短的12.元环主孔道,能够有效缩短底物分子在孔道内的扩散距离,有利于MOR晶体的深度脱铝、有利于骨架四配位Ti物种的植入、有利于Ti-MOR液相氧化性能的提高。粒径1μm是Ti-MOR分子筛吸附性能和液相氧化性能的分界线:当粒径在纳米尺度变化时,Ti-MOR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变化不大;而当Ti-MOR的粒径达到微米尺度时,其吸附和催化性能都急剧下降。由于酸洗脱铝和后补钛本身就是主客体间的化学反应过程,所以Ti-MOR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实际上是脱铝、补钛和催化反应三个过程的叠加效应,尽管如此,Ti-MOR的液相氧化性能仍然与其表观扩散系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由于反应过程的不同,羟基化反应对Ti-MOR粒径长度的变化比氨氧化反应更为敏感。在论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将CTAB引入MOR分子筛的合成凝胶中,在常规水热晶化体系合成了含有晶间介孔(孔径4.3 nm)的多级孔丝光分子筛M-MOR,并采用同晶置换法制备了含介孔的钛丝光分子筛M-Ti-MOR。CTAB的引入会阻碍MOR分子筛的晶化;一部分CTAB分子会进入M-MOR的孔道内部,引导MOR晶体沿c轴12元环孔道方向有取向性的生长;另一部分CTAB胶束则会紧密有序地堆叠在M-MOR的外表面、支撑在初级粒子之间,限制MOR晶体沿a轴方向的生长,在焙烧除去这部分CTAB胶束后就形成了孔径较为均一的晶间介孔。这些晶间介孔对大分子底物(TiCl4、芳烃等)在分子筛孔道内的扩散是没有帮助的,而且,由于晶体的c轴取向性生长,导致M-Ti-MOR分子筛Ti活性位的状态、数量及其催化芳烃羟基化反应的活性都比常规的微孔Ti-MOR (C-Ti-MOR)差;不过,这部分晶间介孔对小分子底物(酸分子、氨、H2O2等)通过分子筛b轴的8元环扩散进入c轴12元环主孔道是有利的,也就是对酸洗脱铝过程和小分子的氨氧化反应是有利的,但由于该8元环并不贯通,所以这种促进作用非常有限,这也是M-Ti-MOR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活性略高于C-Ti-MOR的原因所在,而对于长时间的酸洗脱铝过程,c轴取向性生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主要矛盾。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我们制备了纳米级、单分散的、两亲性TS-1@KCC-1(TK)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和液相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从而将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PIC)的概念引入到钛硅分子筛催化的液相氧化反应体系。液相氧化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共溶剂,PIC反应模式不仅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并且可以提供比相界面催化(PBC)反应模式更大的三相接触界面,能够有效地改善外扩散限制。两亲性TS-1@KCC-1/苯/H2O2(30 wt.%)三相体系能够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无共溶剂、静置的反应条件下,PIC反应模式的催化活性要明显高于PBC和常规反应方式,并且该PIC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最佳的两亲性TS-1@KCC-l催化剂在PIC反应模式下催化生成苯酚的TON值为1.11 mol(Ti-mol)-1,虽然高于PBC和常规反应方式,但其绝对活性还是太低,这是由TS-1@KCC-1本身的内扩散限制所造成的,PIC反应模式只能够解决外扩散问题,而液相氧化反应的传质过程是内扩散控制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的安全性提供数据资料支持。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共计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苏醒期是
本文提出了分析作物种子数量性状世代平均数的遗传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基因型效应(G)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E)。基因型效应(G)可以分解为种子直接遗传效应(G0)、细胞质遗传效应(G)和母体植株
长沙县江背区区委书记刘辉其毅然与烟“绝缘”,把节省的钱用于办教育。去年以来,他曾两次捐款共1100元给学校。他说:“我过去抽烟,每月得花几十元,如今戒了烟,每年可节省几百
目的:探讨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对比。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我院门诊部送检的366份尿液样品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66份尿液
以水合肼、邻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席夫碱酸化缓蚀剂。运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该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缓蚀剂对盐酸介质中的N80钢
企业上市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改革、进行低成本融资与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上市要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文化导向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并配
目的研究医生执业环境对医患关系中医方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在某市四家医院中对医生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437份,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向规范化、市场化、机构化和买方市场发展,尊重投资者权力、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整个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投资界对公司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将硼酸、蔗糖、CaCl2、Put、Spd和Spm溶液与纯花粉混合,制成不同花粉比例的液体介质花粉,以纯花粉为对照,研究介质花粉对‘MS云烟85’、‘MS云烟87’和‘MS K326’的坐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