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述宾结构是古汉语中一种基本的句法结构,由述语和宾语组合而成。学术界对古汉语语法的深入研究,使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述宾之间复杂多样的语义关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专书和断代的层面研究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成果不多,这不利于考察它在整个汉语史中的发展状况。《墨子》内容丰富,口语性强,是研究先秦汉语的宝贵语料。本文选取战国后期的著作《墨子》作为语料,采用统计、定量与描述、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书中出现的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并进行分类,力求准确合理地描绘出《墨子》一书中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类型、特点等大致情况,从而进一步阐释先秦时代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以期对汉语史专书语法研究作一个补充。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墨子》的语料价值和研究现状以及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分为三节。第一节简单介绍述宾结构、述宾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及与述补结构的辨析;第二节述宾结构语义关系方面,从句法理论、汉语自身的意合特点、汉语史及语用方面论述其复杂多样的原因,并分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与词类活用的关系;最后第三节从语用角度阐述语境对述宾语义关系的辨别与制约作用。第二章对《墨子》中的述语进行描述。《墨子》中述语主要由动词性述语,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而来的述语充当。根据动词基本意义的不同,本文把动词性述语分为动作行为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存现动词、类同动词、使令动词、趋止动词。第三章对《墨子》中的宾语进行描述。本文主要从宾语的构成成分和宾语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墨子》中的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两大类构成,宾语的语义角色分为受事、施事、使事等十三类。此外,还对双宾语进行简单概述。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根据述语和宾语结合产生的语义关系,将《墨子》中的述宾结构语义关系分为施受关系、使动关系、意动关系、为动关系、因动关系、对动关系、与动关系、给动关系、以动关系、处动关系、较动关系、处所关系和被动关系十三类,每类又通过具体例子加以分析;第二节,对双宾语的语义关系进行描述,分为支配关系、使动双宾结构和为动双宾结构三类,其中又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将支配关系分为给予类、教示类、称谓类、取得类四种,然后分别进行具体阐述。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基本情况及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得出本文结论:《墨子》述宾结构语义关系种类复杂,支配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用述宾结构表达多种语义关系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动宾结构不断朝着精细、确定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递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的成长与发展却伴随着人们的一系列的批评与指责,在今天的基础教育课
<正> 一如何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多年来一直是各国史学界争论的问题。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目前,关于家庭理财研究,学术界不看好,其原因可能在于家庭理财的研究效益不明显或在研究方法上难有突破。只有正确理解家庭理财研究的意义,家庭理财研究才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正>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农民转移到其他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生产也得到迅速增长。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5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1987年食用菌年
高句丽都城集安多年来出土了一批高句丽瓦当,其中卷云纹瓦当数量多、类型多,还有一些带有文字,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曾经有文章进行著录和研究。2000-2003年期间,集安国内城、
目的比较握拳法、握指法、握指法+增加输液管道负压法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回血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分成握拳法、握指法、握指法+增加输液管道负压法三组,用三种方法
小凌河流域是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随着近年来治理步伐的加快,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流域的自然状况出发, 详细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
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水分是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特别在干旱荒漠区,水分因子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发育和环境对植被支持力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沙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
在西学东渐背景之下,我国医学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晚清英国传教士合信的汉译西书《医学五种》是首批影响中国医学的著作,其带给医学界的影响不仅是中西医思想、技术上的碰撞,
随着经济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