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现代化是由刘铮教授在90年代提出,并且逐渐得到了完善,但是,大部分学者只是给出它的理论框架,从定性角度来分析人口现代化,而很少有学者研究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更深入的研究它的指标体系,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合理评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人口现代化指标评分系统,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评定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实现的程度,并且指出各地区不足之处。 本文以从理论基础到方法论,然后到实证分析为主线,来研究我国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实现程度。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理论基础部分。首先介绍了人口现代化的定义和内容,以及人口现代化的研究意义。然后区别了人口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口现代化和现代化的不同。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的延伸。人口现代化内容包含人口生育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人口生活质量现代化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五个方面,从这五方面来建立人口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第三章是指标的最后选择。为了避免指标重复,不精确地评定地区的人口现代化实现程度,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去掉一些相关的指标,并且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第四章是方法论探讨部分。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介绍分析法的提出、原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第二部建立模型确定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建立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模型,运用SAS求解所构造的非对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从而得出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变形后得到权重。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根据对各个地区的人口现代化得分的聚类结果,将其归类,总结各类的特点,并且指出其人口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关于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