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藏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技术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研究表明,聚合物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最常用的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虽然具有一定的驱油效果,随着地层中地层水矿化度的提高,HPAM的粘度下降很快,同时,油层较深的油井温度较高,对HPAM的热稳定性能有影响。此外,在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井底射孔炮眼时会对聚合物造成强剪切,将导致HPAM分子链断裂,使表观粘度大大降低。因此,HPAM在高矿化度、高温下以及高剪切下,其驱油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能,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分子结构入手,对聚丙烯酰胺进行了改性,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2-acrylamide-2-methyl propane sulfonic acid,AMPS)、丙烯酸正辛酯(n-octyl acrylate,O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系统研究了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引发剂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AM与AMPS的摩尔比,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含量,疏水单体含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和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聚合物是由AM、AMPS、OA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用热重分析(TGA)表征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为222℃,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主链中引入具有优良水溶性和电解性的AMPS单体,其中的磺酸根基团在水中电离使聚合物分子链伸展,有利于疏水基团的缔合,同时,AMPS和疏水基团的引入,能够提高其耐温性能和耐水解性能。测试了该聚合物的增粘、耐温、抗盐性能,且性能远远优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104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具有广泛的盐度和温度适应范围,表明该聚合物在进行聚合物驱时能够理想地改善水驱矛盾,也有利于该聚合物体系在不同盐度和温度油藏的推广应用。本文还对该耐温抗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了室内驱油效果评价,在段塞大小为0.25 PV时,疏水缔合聚合物更是达到了12.8%的比水驱提高采收率,较HPAM提高了6.5%。该结果表明,该新型耐温抗盐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提高采收率的增幅潜力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