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数据支持下的出行方式识别及群体特征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出行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交通工具,是居民出行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个人出行轨迹中出行方式的识别,不仅可以研究居民日常出行的活动规律,还可以发现出行规律相似的其他个体。相似个体的出行和节假日娱乐活动可以作为对另一个体的参考。最早获取出行方式相关的信息是通过面对面采访的方式。出于对安全和成本的考虑,一些学者通过邮件或电话采访的方式获取。但是通过电话采访和纸质记录来获取的方式是对出行者的一种回访式记录,不仅获取数据的效率不高,而且收集到的数据有时会与实际出现偏差。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收集得到的时空轨迹数据开始用于出行方式的研究。相比于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收集到时间分辨率和位置精度更高的数据。通过对个人出行方式规律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职业等信息。出行方式序列相似的个体组成群体,因此群体中的个体的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的可能性较高,可以将个体的爱好推荐给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本文以微软亚洲研究院提供的GeoLife数据集为数据源,利用一种基于轨迹点特征与点密度分析的方法剔除个人出行轨迹中的停留点从而实现轨迹的分段。利用基于LightGBM框架构建出行方式模型识别子轨迹中个人出行方式,最后采用基于最长公共子序列和最长公共子串的方法计算出行序列间的相似度,并用基于图论的方法进行群体的发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轨迹点特征与点密度分析的轨迹自动分段方法研究个人轨迹数据是随时间变化的时空数据,反映了移动对象的停留和出行的情况,其中出行情况包含了不同的出行方式。出行是运动个体从一个地点移动至下一个地点的一段路程。轨迹中的停留段可能是道路拥堵、乘客等车或室内活动等情况造成,这些停留段可以作为轨迹分段的依据。因此本文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点特征和点密度分析的自动轨迹分段方法,识别出轨迹中的停留段从而将个人轨迹划分为仅包含单一出行方式的子轨迹。(2)基于LightGBM的个人出行方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对出行方式的识别已被一些专家学者的实验结果证明有效。集成学习通过用某种规则将多个弱学习器集成从而得到更加稳定、更加健壮的模型,是机器学习中一类泛化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基于LightGBM集成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子轨迹特征构建和训练轨迹出行方式分类器,识别出数据集中无标签轨迹的出行方式。(3)基于个人出行方式序列相似性的群体发现群体是指具有相似出行习惯的不同个体,相比于单一个体的出行方式,群体的出行规律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将个人出行轨迹转换为个人出行方式序列,将最长公共子序列与最长公共子串的方法计算得到相似度的平均作为个体间的相似性度量,用基于图论的方法进行群体的发现。群体中影响力较高的个体行为活动可以给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出行和活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新软电离技术的发展,质谱(MS)技术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生物分析技术之一。然而由于native MS的兴起,开始更关注于能够在无处理的生物样品中直接检测生物分子
本文讨论了具有有限时间不稳定子系统的线性广义切换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问题.首先,使用动态分解技术将本文所研究的系统转换为等效系统,即降阶切换正常系统.其次,基于模态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超高压低温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同的用途。为了运输方便,天然气经过压缩、冷却至-163~0C/-265F后变成液体。液化气可采用膜罐、半膜罐、独立
长期以来报应主义的观念影响着人民处理犯罪的基本模式——诉诸公权力。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中,被害人难以经历程序的正义,更甚至于社会关系在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得到永久破坏。法益可恢复性犯罪的轻刑化的提倡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它通过行为人既遂后对被害人积极主动的真诚悔罪、退赃退赔、补偿损失恢复被犯罪行为侵犯的法益。通过鼓励犯罪人改过自新、架起回归社会的黄金桥。相应的,犯罪人的罪和责减轻而得以轻刑化甚至去罪化,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肩负着反映人民要求愿望和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任。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影响着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发挥和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实现。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研究,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位置及角度并且加上相应图像、视频、三维模型等信息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商务、医疗、娱乐、军事、工程制造等领域,在油田培训方面尚未应用。由于油田领域工作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传统的培训方法难以让油田员工在短时间内了解设备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导致员工的误操作,造成严重后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增强现实技术引入油田作业培训系统中,以直观、逼真的虚拟标签演示效果实现对员工的作业
“修辞问句/反问”是一种跨文化的重要语言现象。已有相关研究数不胜数,但大都围绕修辞问句的语用功能、语义特征或句法结构,针对其论辩功能的探讨十分稀少,更鲜有结合亚里士多德“逻辑诉求”的核心要素,“修辞推论/修辞三段论”,来挖掘反问句逻辑功能的专项研究。本文以亚氏“修辞推论”的非完整性与或然性特征为理论基础,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丰富问句为语料,旨在系统探索修辞问句实现逻辑论辩功能的具体方式类型和演绎
近年来,中国的赛鸽运动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体育运动。中国信鸽协会正式注册会员达到了 40万,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攀升,但是市场上赛鸽管理的产品却寥寥无几。随着中国赛鸽运动以及网络的发展,智能化的赛鸽管理平台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本文所提及的赛鸽管理系统便迎合了这个需求。笔者参与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并实现了赛鸽血统书自动录入功能。由于赛鸽血统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并不能由OCR工具或者证件识
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因在磁性、催化、生物医学与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多酸建筑单元是构筑功能性扩展结构化合物的关键。Preyssler型多酸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逐渐提高,这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生产和国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卫星导航、灾难预警、土地演变分析等。其中,变化检测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涉及的一类重要应用。然而,传统的变化检测任务主要关注某一区域是否发生了变化,属于二分类问题,较少涉及变化类型的具体信息,即从何种地物变为了何种地物,这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语义信息与传统的变化检测任务进行深度结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