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些违规造假事件促使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 SOX法案,该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要求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一个声明,并为之负责,强化了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责任意识。 2008年财务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颁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着2010年相关配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正式形成。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伤害投资者利益。那么我国当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如何?内部控制在遏制企业的违规行为方面是否起到了作用?监管部门的处罚措施是否有效?以上均是本文关注的领域。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理论,监管部门可以以此为借鉴,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质量与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以及违规处罚后其后续的内部质量的改善进行了探讨:理论部分包括国内外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与违规处罚的关系的文献综述。实证部分,本文筛选了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违规处罚的相关关系及其后续的内控质量变化。 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违规处罚;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时,更容易受到违规处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受到违规处罚后,下一年内部控制质量更容易得到改善;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违规处罚变量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相关举措,并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局限性和将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