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税收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多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果不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以抑制,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进行,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将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从自然资源和环境两方面入手,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论述生态税收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走过一条崎岖之路,值得我国借鉴。通过对欧洲国家已经实施的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税收政策进行介绍,学习和借鉴欧洲国家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我国建立与生态经济相协的生态税收制度。   研究国外相关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阐述建立生态税收与生态经济协调机制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生态税收制度的策略。主要包括改革和完善现行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最后阐述建立生态税收与生态经济协调机制的配套措施。   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探讨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完善了我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生态税收政策体系。
其他文献
在经济学中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的度量,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来表示弹性。本文借鉴弹性的概念,提出
非线性科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现象的基础科学,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中的“三大革命之一”。混沌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运动,在生物、物理、化学、工程和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国务院于2009年5月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自此海峡西岸经济区被提到了区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对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迅速,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交通、电力、通讯、建筑业发展迅猛,这些都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