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机理及传播特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sxf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声波检测装置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高效无损检测,常用于铁磁性管道等结构的健康监测,但其较低的信噪比及非线性力磁耦合特性造成输出信号多变等不足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探索力磁耦合作用下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机理和传播特性,明确影响磁致伸缩传感器的主要因素对于提升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仿真计算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机理和力磁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导波传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电磁学、弹性力学及电动力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应用动量守恒定理的方法,推导了基于Lorentz力、磁化力和磁致伸缩力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控制方程,详细阐述了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的换能机理。依据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的工作原理,将其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场,即电磁场、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力场和超声波场,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描述,得到了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完整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磁致伸缩力和Lorentz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磁致伸缩力在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导波检测中的主导地位,说明偏置磁场平行于检测工件的情况下,磁致伸缩力的变化对磁致伸缩导波的检测效率有直接影响。其次,针对以磁致伸缩效应为主要机理传感器的研究,在过去一般将材料的非线性磁致伸缩关系假定为线性关系,而该线性模型只适用于在偏置磁场附近狭小的线性范围,并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条件。为了真实的反映非线性力耦作用下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本文利用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中电磁场及力场的数学方程式,建立了导波的磁致伸缩式纵向模态激励传感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针对影响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力磁耦合转换效率的静态偏置磁场、交流磁场及激励频率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考虑频散特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激励电流频率、提高其电流强度,并将偏置磁场设定于磁致伸缩曲线中切线斜率最大处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磁力转换效率。再次,传统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中忽略了力磁作用对导波传播的影响,造成缺陷定位的不准确。基于此不足,本文从磁致伸缩材料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出发,建立了磁场、应力场与铁磁性材料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磁场及应力场对磁致伸缩材料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力磁作用下磁致伸缩导波的传播特性。计算表明在磁场或应力场的作用下磁致伸缩导波群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检测中缺陷的定位。最后,采用虚位移方法推导了在轴对称坐标下,永磁体、线圈的脉冲涡流场及被测试样的平衡运动方程的弱形式方程,得到了对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有着重要影响的磁致伸缩力和磁致伸缩电流密度的计算公式。从磁致伸缩导波检测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其有限元仿真模型,针对影响其检测性能的偏置磁场强度及均匀性、激励电流特性等因素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DHS组、DCS组和PFNA组,分别采用DHS、DCS与PFNA为
目的:对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36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根据其CT表现进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脑肿胀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2005年4月15日因“月经不规则,右下腹胀痛1d”就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移相干涉术(PSI)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光学测试方法,易受环境振动的影响,环境振动是移相干涉仪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论文介绍了移相干涉仪抗振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使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诊断的瘢痕子宫妊娠50例患者为瘢痕组,选取子宫无瘢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欧美国家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主要原因,其治疗难度较大。目前针对DN发病机制的系列研究,旨在探寻防治DN的更有效方法
在当代材料艺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作理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等,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材料艺术成为一种热门的艺术话题,材料的独立表现力量逐渐显现出来。柳编材料在
精密驱动及其控制技术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微米/纳米技术等现代制造业中前沿领域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精密驱动及其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也不
目的研究针刺并超声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12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有腰背痛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并超声治疗,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