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笔记人物品评研究 ——以《避暑录话》为中心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梦得作为两宋之交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经学家,有“通悉古今”“学问博洽”之称,著有《石林燕语》、《避暑录话》、《玉涧杂书》、《岩下放言》等众多笔记。随着叶梦得研究的兴起,其笔记作品也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我们在查阅相关文献时,注意到叶梦得笔记中时见对于古今人物的评价,故而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作品研究,将其置于人物品评的传统之中。并以《避暑录话》为中心,把品评人物做简单的分类,挖掘其中的思想倾向。本文试图阐释叶梦得笔记所渗透出的人物品评观念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采取推源溯流、细读文本、归纳概括的方法,既客观审视总结笔记特征,又兼顾隐含的文化态度。论文主要由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梳理了《避暑录话》的版本流传和叶梦得及其笔记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追溯人物品评的渊源及流变,从历史纵向视角看待叶梦得笔记中的人物品评,形成整体认知。我们把人物品评传统分为以春秋史传和汉魏《世说》为代表的两大主要类型,分别加以阐释。第二章首先统计叶梦得笔记品评的人物,得出不同作品人物选择与侧重方面的特点。叶梦得品评人物时通过精心的选择与安排,使得每部笔记或诗话都自成一体,各有侧重,又构成叶梦得所有人物品评著作的一部分,互相补充。同时以《避暑录话》为中心,对品评人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品评内容。从帝王将相品评中可以以古鉴今,概括叶梦得眼中的君臣观和政治观念。从文人士子品评中可以了解为身处世之道,叶梦得认为士人在修谨自勉、厚德笃敬的同时,为官出仕还应该安于去就,以家国为重。第三章分析人物品评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我们将其大致划分为儒、释、道相通,以儒为主;避祸全身、逍遥吏隐;道心无伪,仁民爱生。《避暑录话》本为消夏之际训诫子孙所作,泛说论话之中寄寓的家族意识和文化意识有着教化熏陶的作用。结语总结整篇论文,解释叶梦得笔记人物品评研究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青藏高原气候条件恶劣但维持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走进青藏高原,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对青藏高原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带来一些变化,从而影响该区域高寒草地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相比于其它陆地生态系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完成修复。公路建设时在公路沿线造成了许多取弃土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下,施工方通过播种等方式,对
学位
水分是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主要因子,降雨变化对放牧草原植被和土壤产生影响。为此,在兰州大学环县草地农业试验站,利用长期放牧试验样地,开展2年的增雨试验,分析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同时对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模型预测。主要结果如下:(1)放牧和增雨对植被特征的影响增雨30%和60%,封育区地上生物量、群落密度、高度和物种丰富度分别提高了15.2%和24.8%、37%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