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MV pUL138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是一种临床上极其重要且广泛存在的病原体。一旦感染便以潜伏状态终身存在于体内,无法被机体清除。当个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或受到抑制时,病毒便被激活,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目前,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的机制还在研究中,已发现的有少数转录本和编码的蛋白产物。其中UL138转录本不仅在血清阳性个体内检测到,体外潜伏感染的CD34+细胞也有表达,然而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值得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UL138转录本表达的蛋白pUL138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含UL138截短突变ΔUL138的重组质粒,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脑文库中筛选出可以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过3轮筛选后,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测序,经过同源序列比对分析以及酵母回交实验,共确定出7个细胞因子能够与ΔUL138蛋白在酵母中有效的结合,从而启动下游报告基因表达,在营养缺陷型平板上生长。其中,有1个文库蛋白在排除假阳性实验检测时,可在筛选性平板上显蓝色,有自激活活性,予以舍弃。本研究选择其中DNAJB1为进一步研究对象。首先酵母中的回交实验证实两个蛋白确实有结合。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后,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这种相互作用是否在人细胞中同样存在。结果显示,DNAJB1不但能与ΔUL138蛋白相互作用,也可以和全长的pUL138结合。截短突变体ΔUL138蛋白与全长蛋白pUL138对比结果说明结合区域可能并非位于N端的跨膜区,因此实验初始用于筛选所构建的突变体也没有影响到蛋白的功能区。间接免疫荧光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同:pUL138在不需要病毒帮助情况下可定位到高尔基体膜上,DNAJB1则存在于细胞质中。但当细胞同时表达两种蛋白时,大部分DNAJB1转运到了细胞核中,说明pUL138有使DNAJB1移位的作用。后续实验我们检测了DNAJB1进入细胞核内是否调控病毒的转录复制水平。发现在敲除DNAJB1时,病毒的UL123 mRNA受到明显下降,而过表达时则UL123 mRNA则显著上升。已知pUL138是无法直接作用于病毒的IE基因,调节其表达,故推测pUL138可能通过调节DNAJB1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从而间接影响病毒的感染状态。目前的工作重点都是在病毒增殖性感染的情况下观察到的,是否在潜伏感染细胞系中也有着同样的调控机制,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其他文献
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是一大类有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病毒,特异性感染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在内的节肢动物(Arthropoda
2008年伊始,一轮奥运行情正式吹响了奥运年的股市号角,奥运前后股市如何变化再度成为坊间百谈不厌的话题。那么,在奥运会举办之前,有哪些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市场机会?投资
高能量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武器装备、通信等领域,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直接影响电池组充放电策略、使用效率、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是电池管理技术发展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受温度、循环次数、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性和时变性,实时精确的荷电状态估计十分困难。本文以钴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围绕电池电化学特性测试、等
澜湄合作机制内澜湄六国各方面合作稳步开展,彼此利益紧密交融,澜湄流域构建跨境单一旅游目的地品牌条件和时机成熟.“一带一路”背景下,打造“澜湄旅游”品牌能够推进澜湄六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将一个数据序列从离散时间域映射到频率域,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对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但长序列的DFT运算复杂度为O(N2),计算量比较大,直接进行DFT运算难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牧草被食草动物取食后,其地上部分,尤其是叶片常表现出再生性。去叶后牧草的持续再生能力是其抵御食草动物伤害、维持草场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砂培技术,运用叶片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硝态氮,根系局部供应硝态氮以及断根等手段,研究了多次去叶条件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硝态氮对黑麦草新生叶生物量的影响,根系局部供应硝态氮对黑麦草根叶间细胞分裂素运输、新生叶
基于光电转换、时空映射的变像管分幅相机的时间分辨率达到数十皮秒量级后,空间电荷效应、阴极材料特性等因素制约了相机性能指标的进一步提升。全光固体分幅相机因具有皮秒、亚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和超高空间分辨率,并在拓宽探测信号波段范围,以及可靠性、稳定性、抗干扰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是目前超快成像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全光固体超快成像系统主要包括探针光时间序列化系统,探针光序列空间展开系统,成像探测
漫溢干扰作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生态影响及实施效果已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适度的漫溢干扰是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的关键因素。而对于塔里木河这样
自从2004年D. J. Gauthier提出光纤中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SBS)的慢光和快光思想以来,SBS慢光就一直是慢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SBS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