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研究缺血预适应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是否能够提高皮瓣对缺血缺氧环境的耐受力。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971医院手外科中心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需要在臂丛阻滞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下行上肢游离皮瓣移植术病例4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5080Kg,无其他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血管性疾病病史等。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病例。实验组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进行缺血预适应处理,即在患者的下肢上段应用止血带,止血带压力设定为200mmHg,每次持续束扎5min,然后松开止血带5min,如此反复操作3次,30min后进行麻醉及游离皮瓣移植术。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进行麻醉及游离皮瓣移植术。手术操作及麻醉操作均由相同资质的医生完成,患者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检测、术后护理常规及康复治疗方案均采用医院手外科中心相同治疗模式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皮瓣通血后15min(T1)、术后6h(T2)、术后12h(T3)时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记录术后皮瓣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本次游离皮瓣移植术满意情况,围术期血管吻合度情况,患者围术期进行认知行为后的满意情况。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T1、T2、T3时血浆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1、T2、T3时相对应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无显著区别(P>0.05);实验组在术后身体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游离皮瓣移植术满意情况,围术期血管吻合度情况及患者围术期进行认知行为后的满意情况,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可以提高游离皮瓣对缺血缺氧环境的耐受力,减轻术中血管再通时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游离皮瓣围术期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