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愈发受到广泛的关注。思维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指向思维发展的教学。思维型教学并非教授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具体方法步骤,而是让学生学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运作方式,即内涵于头脑中的思维模式。通过思维型教学,学生的思维运作方式产生结构性变化,思维结构得以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智慧的养成极为重要。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因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阻碍,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重视,思维型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对现有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思维型教学研究最早源于美国,以美国为主的思维教学运动兴起,标志着思维教学研究的纵向深入。国外教学理念的革新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有关思维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也逐步呈现体系化发展的态势,思维教学的价值得到认同。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思维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针对思维教学的已有理论模型及思维型教学的建构原则及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明晰思维型教学的应然状态,探究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内源性生成条件及辅助性运行条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思维教学的研究成果。文章主要运用文献法及理论研究法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多方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主要阐明了思维型教学的模型架构,包括思维是否可教,思维型教学的理论论证,思维型教学已有的教学实践探索,思维型教学的应然状态以及思维型教学的效果。第二方面主要对思维型教学的内源性形成条件进行论述,包括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准备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选取两方面内容。第三方面主要论述了思维型教学的保障性运行条件,阐明思维教学生活文化建设和教学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思维型教学活动运行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