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高铁站由单纯的对外交通集散地转变为吸引多种产业的城市综合枢纽。高铁站与周边土地的协调发展能够提高高铁站的可达性,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方便乘客的出行。因此,对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具有实际意义。已知研究主要对已建成的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的评价较多,对规划中的高铁站研究较少。对规划中的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高铁站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未来高铁站周边土地布局的合理性,促进高铁站长远发展。本文针对规划中的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合国内外文献与主要高铁站的数据,分别总结了高铁站和周边土地利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指标的选取提供了依据。(2)确定了基于居民出行特征的划定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研究范围的方法。根据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包含路网密度、轨道交通分担率等在内的14项指标,建立了高铁站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以DEA模型为基本模型。其中,重点研究了利用GIS技术对轨道交通分担率、轨道交通覆盖率、公交可达性、路网密度等评价指标进行计算的方法;针对DEA模型中,决策单元数较少可能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这一不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指标进行降维,减少了指标的个数,将降维后的主成分指标带入模型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3)应用西安东高铁站的具体资料,结合西安地区的居民出行问卷调查结果,将高铁站周边范围划分为8个区域。对划分后的区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道路交通、路网形态、土地利用等方面对各个区域进行了对比,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解释了造成一些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对各个区域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4)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运用C#语言编写代码对评价模块进行开发,实现了数据处理、图与属性互查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应用了Matlab与C#混合开发技术,将基于GIS的可视化效果与Matlab的精准数据计算相结合,使评价模块在集成shape数据、xlsx数据的基础上,能够直接给出评价结果并生成评价专题图,方便了规划人员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