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株洲市天元区某安置小区是建筑在10m深回填土地基上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基础是桩基础。该工程自2009年竣工后,至2016年5栋至11栋建筑发生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主体结构开裂和地基沉降事故,其中以5栋和6栋最为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经相关单位检测,初步鉴定结论是基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本文以该安置小区住宅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从研究分析工程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开始,结合现场工程事故破坏特征和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受损建筑的加固方法,并提供了加固设计施工图纸、对建筑物上关键点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整个地基加固工程的全程参与和对关键工况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地基沉降最为严重的第五栋西侧进行了工程事故数值模拟分析,考虑了桩底砂岩弱化和桩侧负摩阻力这两种工况不同组合对该建筑物桩基的沉降影响。结论是最大沉降位于46#桩,考虑负摩阻力时累积沉降值为2.48mm,相对不考虑负摩阻力相比增加了0.04mm,增量1.61%。2.对地基基础加固数值模拟阶段时,工况一是仅对桩底进行加固而桩侧不加固时,46#桩累积沉降为2.54mm;与工况二桩底和桩侧都进行注浆加固对比,46#桩累积沉降增加了2.36%。3.通过工程资料分析和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安置小区5栋和6栋西侧事故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这两栋建筑地基填土层最厚且含软弱夹层(原有水塘);(2)这两栋西面4米外有高约9m的自然杂填土边坡;(3)由于地面防排水设施失效,地表水下渗将地基土带走造成基础梁因梁底脱空而变形,地基固结在桩周产生负摩阻力使得基桩下沉。根据这些原因及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地基注浆加固方案。4.制定了该小区需要地基加固建筑的现场监测方案,沉降监测是从事故发生后注浆前开始的。监测中得到46#桩为发生最大累积沉降的桩,沉降值为2.36mm,与第2点中模拟累积沉降误差在5%以内。
其他文献
当代西方政治学探讨了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内涵,利益集团与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利益集团与西方多元民主社会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利益集团的社会功能、活动策略和影响力以及利益集
传媒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壮大和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空间上甚至扩展
感叹句中的副词"多(多么)"和"真"都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本文通过语料分析与数据统计,从表层语法差异入手,探索两者深层次的语用差异。
交互式图片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使用简单的拍摄工具拍摄好图片之后,再用HTML5工具制作而成,具有便捷性、艺术性、个性化和沉浸性的特征。交互式的设计思想是在传统的图片剧上增强了观众与作品互动的过程,将传统图片剧与交互设计思想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能够将观众带入新的叙事空间,让观众不仅仅作为观看者,而是作为参与者来与作品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景观场景漫游是对景观的展示性作品,也具有
一、电离辐射对体内free UB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机体体内free UB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定量检测X射线照射后C57小鼠血清中free UB的含量,γ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供电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于传统的有线供电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安全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器材、移动通讯领域与特殊场合供电。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介绍了常用的高频逆变电路,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E类放大器采用单开关管,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软开关。在高频
大数据时代的购物体验,正在逐渐从线下消费模式,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转变。在线商品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态度和意见。本文主要从评价方面词的抽取,预测评价维度,以及评价维度层级上的情感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得到商品评价中的细粒度主观情感。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目标商品在多个评价维度上的优缺点,以帮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首先,针对于评价文本中常出
课题来源于中船重工703研究所“柴燃联合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分析”科研项目。船舶传动系统中的湿式摩擦离合器作为其关键环节,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对整个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
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
近年来,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出现对于自动化制造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传统的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环筋加工采用人工打磨的方法,不仅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而且粉尘大,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的自动化打磨和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现箱体的自动化测量,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箱体的点云数据。本文对所获取的复合材料狭长箱体点云数据模型的预处理、特征识别、特征尺寸提取及纵环筋匹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