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后入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剖析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脊柱外科医生评估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提供简便易行的工具,能够尽早进行临床干预,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研究方法:我们通过收集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脊柱外科行后入路腰椎融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超声结果将患者划分为DVT组与非DVT组,首先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然后进行基于赤池信息准则的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R绘制可视化列线图,最后对模型进行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分析等验证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和C反应蛋白是后入路腰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6个危险因素被纳入模型,构建了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约为0.75,预测效能为中等。结论:1.本研究筛选出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和C反应蛋白,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术后DVT的发生。2.本研究构建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经过验证后模型效能中等,可用于临床预测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后DVT发生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床旁计算患者术后DVT风险的方法,也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循证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宿主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small nucleolar RNAhost gene 1,LncRNA SNHG1)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作用机制,为胰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材料与方法通过MTT实验,EDU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
学位
2004年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十个国家加入欧盟。自加入欧盟以来,上述十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间贸易的迅猛增加和向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口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使得欧盟新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到2016年,这些欧盟新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是传统欧盟国家的二倍,但其
学位
背景:骨质疏松是一种年龄相关的慢性骨骼系统疾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是其好发人群,其主要特征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下降,骨微观结构的破坏和脆性骨折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骨代谢指标,又称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
学位
[目的](1)构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多模态MRT2WI及增强序列图像上实现对子宫内膜癌病灶的自动分割;(2)分别基于MRI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方法,建立术前预测FIGO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分期及病理分级的预测模型,研究其诊断价值;(3)比较深度学习与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3月到2021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271例患者的临床
学位
目的观察年轻成人上气道的形态特征及上气道大小与颅面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影像资料库中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初次就诊且拍摄CBCT的18-20岁的患者共200例,男性和女性各100例。使用Dolphin 11.8软件分别测量研究定义的颅面形态三维指标及上气道大小和形态的指标。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颅面形态和上气道指标(容积、截面左右径、前后径、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现行国际海洋秩序在公平分配海洋利益,妥善解决海洋争端以及有序开展海洋实践上的能力逐步减弱,引发了全球海洋治理赤字。而且随着中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美国秉持的海洋霸权秩序对中国海上兴起的包容度逐步降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部分规则也使得中国在海洋资源和空间分配上遭到不公平对待。因此,为推动构建更为公正、合理、有序的国际海洋新秩序,中国应适时适势地提出自身的海洋秩序主张——海洋秩序观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口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于每位译员来说,口译过程中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对源语的理解。只有准确理解源语,才能准确传达译语。因此,为了保证口译质量,口译过程中的理解尤为重要。本口译实践报告是以2021年召开的“世界游戏论坛”为对象进行的韩中模拟同声传译。在本次模拟口译实践中,由于对源语的理解不足导致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多次出现停顿、误译以及漏译问题,使得整个翻
学位
背景及目的: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千变万化,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冠心病(CHD)作为常见的CVD之一,其病理基础是一系列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随着当前研究的进展,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作为一种简单且容易获得的临床研究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有望成为新的诊
学位
第一部分基于11-AS事件卵巢癌预后模型的建立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目的: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事件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与肿瘤的免疫微环境有很大关系。目前,AS事件在卵巢癌(Ovariancancer,OC)中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究AS事件在O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544名OC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转录组
学位
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带来的课堂角色、学习方式、教学资源以及互动方式和教学时长等方面的改变,并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能力多元发展和学生理解逐渐深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整合应用的具体价值,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网络资源依赖性过强、教学课件尚未及时进行更新以及主观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引导的问题,分别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