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视域下的水乡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乡生态文化作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地处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商业化推动水乡古镇向现代城市化演变,致使水乡出现严重的孤岛化特征,危及水乡的原始生态环境。伴随着水乡经济建设发展,水乡资源开始日渐匮乏,水乡传统文化的沿袭和传承面临很大的困境。这一切已不仅仅是水乡自身发展造成的,更多来自于人们生态意识的淡薄和伦理观念的匮乏。因此,实现水乡生态文明的建设,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水乡文明,在环境伦理的视野下实施有效可行的保护措施,以及怎样在创建和谐文明的水乡生态环境过程中秉承和发扬水乡独特渊源文化,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全文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出发,对水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道德的思考,在结构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水乡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意蕴,一是水乡生态文明的内涵;二是对水乡生态的环境伦理价值的阐述;三是人水关系伦理作为环境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四是阐述水乡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基本途径。第二部分论述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是水是人类依存的必要条件;二是保护水乡环境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第三部分提出水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一是伦理观念引发水乡人文传统的破坏;二是制度伦理失范造成水乡发展结构失衡;三是生态意识淡薄导致水乡生态环境的恶化。第四部分点明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促进水乡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兼容;三是实现水乡资源公平正义的合理配置;四是实现水乡建设中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五是吸收国内外文化中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六是融合并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第五部分总结出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一是营造合理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环境;二是在尊重水乡自身规律基础上的合理规划;三是在保护水乡传统遗存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四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水乡进行有序开发。最后笔者在结语中坚信水乡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实现全面收获,发挥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水乡经济环境发展共同的积极效能。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与信息技术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发生着重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难以符合当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育领域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成为当今教学设计理论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挖掘学习者潜能、促进学习者能力发展的新兴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深度学习本质上注重
对《文选》李善注文本的变迁过程,最早有李邕“补益”说,以及晚唐李匡义提出的“初注”“覆注”说。从情理上看,显庆三年到麟德年间李善任崇贤馆直学士、秘书郎时期(六七年间),以及
贝母属植物(Fritillaria L.)属百合科,为我国重要药用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而用于庭院种植,美化环境,或制作盆景。贝母种类丰富,有潜在和广泛的利用前景。由于贝母属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了保健品营销的手法和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用相同刺激参数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以疼痛指数、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整
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审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审题习惯,教会学生掌握审题步骤。作文审题有四个步骤:(一)初读题目,找出关键词,并思考关键词的内涵,从中揣摩命题意图;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创新,经济制度的变革,孕育了一个需要创业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响应社会变革的召唤。每一个希望实现自己价值发挥自己才能的
研究背景男性不育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医学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男性的生育力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降低。已婚夫妇的不孕不育率高达10%,其中无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都创造过独具特色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在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民族的集体意识中,是集体意识的产物和结晶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营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预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供电质量。短期负荷预测是从已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