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治疗肢体缺血性溃疡66例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肢体缺血性溃疡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因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慢性溃疡多发生于肢体末端,足趾、足跟。症状典型,愈合困难,病程长、痛苦大、残肢率高、丧失劳动能力强、经济负担重的疾病。本课题是通过对2008年1-2009年1月临床收治的66例缺血性溃疡病例的临床治疗和观察的对比,通过对治疗组33例肢体缺血性溃疡病例应用抗绿生肌散配合仲景药霜,以期有效的促进溃疡的愈合,减轻病人的痛苦。  方法:  66例肢体缺血性溃疡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在全身综合治疗上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分离坏死,促使愈合;在局部外用药上治疗组经外科清创后待见第一颗肉芽组织后溃疡面应用抗绿生肌散配合仲景药霜。对照组常规清洁换药,无菌包扎,治疗过程中,进行组间对照。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的差异,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平均疗程比较,用药四周后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和抑菌作用的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疗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菌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肢体缺血性溃疡治疗重在在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分离坏死时,疮面应用抗绿生肌散及仲景药霜,能够提高疮面修复质量,缩短疮面愈合时间。可有效的降低了高位截肢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银翘散是我国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方剂,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称之为“辛凉平剂”,用以治疗温病以及某些杂病属邪在卫分、上焦证,疗效显著并沿用至今。但后世对该方的应用存在着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和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前者为煎煮法,即方后载“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香气大出”究系多长时间为宜;后者即银翘散原方中有无元参之争论。前者,即煎煮法的问题,我们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以及动物实验得出结论
针对7自由度冗余机器人实时运动控制,对机器人逆运动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采用位姿分解方式,使7自由度冗余机器人逆运动学简化为4自由度位置逆运动学求解.在梯度投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