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寺壁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色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作为绘画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已成为美学范畴内独特的审美元素。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表明色彩一开始就是构成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之一。壁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存在二度空间(平面性)、构图、色彩(色调)、造型(形象)等因素。其中“色彩”与“造型”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功能,同样具有艺术的高度、技术的难度和理论的深度。毗卢寺壁面以它精美的色彩,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在色彩艺术领域发展的高度。评价和认识这一高度必须要以色彩观念为基础同时对色彩结构和色彩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求实的分析。 本文主要从我国传统壁画的发展趋势入手,以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念为基础,对与毗卢寺壁画色彩密切相关的五原色体系、色彩的装饰性传统及结构、五原色体系中的色彩三要素,以及所使用的颜料等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进一步较为科学地研究了毗卢寺壁画色彩结构中的色彩对比和配置。文中对传统的中国画颜料作了细致的分类,从色彩的基本属性等最基础的性质开始逐步分析毗卢寺壁画的色彩特征。
其他文献
期刊
肖邦对音乐体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创作的二十一首夜曲是对夜曲体裁的发展和革新。肖邦的夜曲已不仅仅局限在“夜”的氛围内,甚至在其大型体裁乐曲中都能看到夜曲的影子。肖邦夜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