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效应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在利用外资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的增大。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每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在近十几年来稳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并且在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是952.53亿美元,198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是1.2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8年的2.2%;而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2.90%上升到2008年的8.86%;另外,在2008年,工业行业内的外资企业总产值在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是29.52%,外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29.32%,外资企业的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55.26%,从以上简单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也会对我国民族企业的成长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及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外资的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促进作用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某些不利的影响:如民族品牌的消失,产业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国内企业的资本形成,产业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等。随着我国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国内企业投资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挤出了内资企业的投资,抑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国内外也有大量的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方面,国外学者多以国家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我国学者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影响的研究也是多以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忽略了不同的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的实际情况,因此依据这样的研究结论所制定的引资政策并不适合所有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利于充分发挥外资的作用,甚至是会抑制我国某些产业的发展。为了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本文以工业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的研究为切入点,旨在分析在工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从哪些不同的方面影响我国工业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数据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搜集的我国工业36个行业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对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初步了解,并借鉴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工业部门的3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文章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写作思路,另外也简单的对本文使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文献综述。这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进行了回顾与评析,并试图找到本文的切入点。对已有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内资企业国内投资效应的理论分析及经验分析进行回顾,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结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寻求到适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及模式。在对已有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回顾及评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为切入点,旨在分析在工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产生了何种效应,及通过哪些方面对其产生了影响。第三章,对我国工业行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我国工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地位,工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国内投资及工业总产值的运行态势分析,工业各行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分析,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对我国工业行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经过以上的分析发现,我国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虽呈下降的趋势,工业行业仍然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在工业行业的各个子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多集中于消费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及工业国内总产值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工业外资企业的国内投资(增长率)与工业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增长率)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为了更为确切的了解在工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本文在下一章对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所选择的模型及相关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利用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说明,并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工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并无显著的挤入挤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都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显著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适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更易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易对其上游行业的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而相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更易对内资企业的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第五章,在工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资本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分析,本章基于前面的实证分析及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上及投资方式上的结构性失衡,我国内资企业较低的技术水平,我国投融资体制的缺陷及有关政策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及不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第六章,政策建议及总结。根据前面几章对该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合理的产业分布,提高各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取消外商直接投资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完善我国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积极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国内资本的形成质量;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等。本文是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研究分析的,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内资企业国内投资挤入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我国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内及其上下游行业的内资企业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为今后我国更有效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该文阐述了目前平潭岛的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阐述了平潭岛芦洋浦平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贮存、水质等特征及其富集规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初步计算,对其水
目的研究PKC/MAPK/NF-κB信号通路在低氧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PBMCs)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中的作用,探讨低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
<正> 扩张型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常为难治性,我们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15例患者加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随着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6月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市运营,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正式步入发展的轨道。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而人们对证券
药用植物所含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药用有效成分进入体内会发生转化和代谢。本文选择与人体细胞色素P450有相似作用的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028对莪术醇和莪
杜邦系统I作为一个运用于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系统,以盈利性与风险性为立足点,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但许多案例显示,杜邦系统I并不适用于商业银行这一特殊金融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由福勒Fowler等语言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旨在把语言和语言使用与其意识形态意义联系起来的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意识
<正> (一)如果回顾一下日本继承外国法的经历的话,大体上可以说外国法有三次传入日本。第一次是大化革新时期传入日本的唐律。当时,日本政府应朝鲜百济国的求援,派重兵去朝鲜
自从20世纪60年代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团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证明了自身的持久价值,而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然而,“团队”的领导却是一个比较矛盾的角色,他们不同
国际上双语教育经过长期历史发展,产生了许多有关双语教育的理论,主要有冰山类比理论、门槛理论、依存假设和卡明斯双语教育理论框架等。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主要类型有过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