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丹棱地区更新统砾石层沉积环境多元信息分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龙门山山前及川西平原的第四系十分发育,向来被视为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的第四系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地区。特别是在成都平原及山前丘陵、台地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大面积的片状分布。不同地质时代的堆积物依次掩覆,其厚度较大,保存较好。但不同时期的沉积物存在很大差异。对该区第四系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能够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对龙门山造山带的影响、新构造运动特征、成都盆地沉降中心的演化、第四纪的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该地区更新统砾石层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数字高程模型、沉积特征、古气候等技术方法,综合研究沉积时古地理、沉积物来源、水系变迁及古气候环境等,进而总结其成因及沉积环境。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本区出露多套更新统砾石层,根据其地理位置、沉积环境、胶结特征、胶结物、地表形态特征、发育规律等进行划分;分别为:“大邑砾石层”、“名邛砾石层”、“丹思砾石层”和“雅安砾石层”。(2)研究区内更新统四套砾石层不仅在空间位置上存在密切联系,在沉积时代上也具继承性。从老到新依次为:大邑砾石层沉积时代为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为名邛砾石层沉积期,中更新世中-晚期为丹思砾石层,雅安砾石层为晚更新世。(3)综合讨论区内更新统砾石层的空间展布、剖面结构、砾石组构、更新世时期古气候特征,表明研究区更新统各砾石层均为温暖潮湿-干旱湿热环境下,出龙门山的横向河流在川西前陆盆地中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沉积响应。(4)通过对研究区内更新统砾石层的综合研究,反演古青衣江水系在前陆盆地中不同时期的迁移及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首要工作即获取影像,影像的采集设备和影像质量决定了整个作业的效率、精度和技术水平。非量测相机由于价格低、数据采集方便等原因近年来得到了广泛
近年来,随着GIS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对DEM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TIN数据作为DEM数据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层次和空间上表达地面复杂地表具有优越性
摘要:在如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现在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很早就教孩子认字、数数、背唐诗,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将孩子送往少儿英语学习班去学英语!早期教育的确值得重视,但是,许多家长由于不懂科学的教育方法,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尤为严重的是,这种方法让孩子很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感!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家长只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