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票是一种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购得地票的单位在城市近郊通过征地的方式将建设用地指标落地,避开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的法律限制,利用市场化的方式,从体制内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新途径。经过六年的实践与探索,地票制度在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现状、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功效。地票制度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价格机制,而合理的价格机制是以地票价值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前提的。在地票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研究地票价格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于探索供地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和地票竞购者的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持地票价格稳定与地票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地票交易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公众对地票价格合理性的质疑。其次,论文从基础价格、起拍价格和交易价格三种地票价格模式出发,对不同模式地票价格的形成基础、形成过程以及地票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地票成交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对识别出的影响程度较高的11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了以地票成交均价为被解释变量,以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地票供应量和商品房成交均价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地票价格是在基础价格、起拍价格和交易价格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定价机制共同决定而形成的;在地票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地票供应量、产业结构、投资预期、房地产市场状况、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定量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地票供应量、房地产市场状况和投资预期均会对地票交易价格产生正向影响;通过对地票价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证明目前地票的交易价格是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处于合理水平的地票价格。论文通过对重庆市地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地票交易参与各方提高对地票价格的认知,为政府地票起拍价格的制定、地票交易价格的调控以及地票收益分配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以保障地票市场价格的合理以及地票交易制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