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背景下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性进一步加深,而社会结构的变动又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冲突、矛盾、纠纷频发,而相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倾向于多元化。普通老百姓的法制意识也随着普法工作以及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而不断增强,传统纠纷解决方式不断弱化,人们更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救济自己受损的权利,故而导致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法院、法官的工作日渐超负荷,而民众“诉难、诉累”的问题却不断被提出,司法资源不足的难题日渐凸显。习近平多次指出,要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十八大以来的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四项基础性司法体制改革举措,即司法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改革、人财物省级统管、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基本落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运用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释放出紧缺的有限司法资源具有的效能,为更多人提供所需的司法保障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从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工作报告看,诉讼的大部分案件是民商事案件,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能促使人们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对人们的交往以及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并对人们履行合同和保护知识产权有重要作用,此外民事诉讼制度的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司法体系的运行,而民事司法成本的控制是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享受权利救济的关键保障要素,所以,不管是对民众权利救济,或者是更深层面的司法体系运行,民事司法成本的控制均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法学学者对于司法成本的研究,角度上主要从国家层面入手,思路上主要从节约入手,成本的分析以经济成本为基本考量。对个体诉讼策略选择对司法成本的影响关注较少,且解决方案过于单一。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法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研究框架。从国家、法院和当事人层面入手,关注当事人诉讼策略选择对司法成本控制的影响;对于司法成本的控制不仅从节约入手,还通过对司法改革成果的应用,寻求成本分担和能动司法技术性考量等多种路径优化。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1)民事司法成本的内涵及成本控制的标准;(2)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路径及影响因素;(3)民事诉讼主体的策略选择;(4)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本文在导论中说明了选题的缘起、要解决的问题及具体方法,预期实现的效果。司法资源缺失、纠纷频发、起诉难、判决及执行迟延、当事人因经济原因难以获得司法救济等等问题与矛盾正反映出我国当前民事司法诉讼的窘境,而法经济学对于司法成本的研究由理论层面为民事司法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章简要介绍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内容,阐述了司法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本轮司法改革的成就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影响。本章对本文最重要的概念司法成本进行了分析,对司法成本、诉讼成本、审判成本等几个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并指出了司法成本概念研究的趋势,效率是成本紧密关联的概念,本章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民事司法成本的控制的评价标准:效率、正义,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还确定了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司法制度设计、法院审判程序完善、法官素质、当事人诉讼策略选择等方面,为后面章节的完成确定了脉络。
  第三章从国家层面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法院、法官、民事诉讼程序完善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法院效率不高是导致司法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而其根源则包括法院内外部体制的行政化、优秀法官的缺乏、法官个人效用和法院效率目标的冲突等方面;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则包括诉前程序、一审程序、上诉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完善。
  第四章从当事人的视角对民事司法成本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偏好和诉讼策略都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影响当事人采取和解这种成本较低的非诉纠纷解决方案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当事人可能支出的诉讼成本,对案件相关信息的认知与掌握程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涵盖有:对案件事实的了解、对另一方情况的掌握等。
  第五章则指出了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另一种思路:多元分担,本文将民事司法成本进行解构,从而为其分担找到一个合理化的路径。本文将民事司法成本的分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分担,这种分担并非单纯的增加国家司法投入从而减轻个体负担,而是致力于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第二个层次的分担是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分担,以公平正义为导向,兼顾调节功能;第三层次的分担则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组织的分担功能;共同促进司法体系和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与能动司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对我国能动司法的具体涵义进行了明确,我国能动司法的重要职责就是增强诉前和诉后干预,一方面通过“调解”、“法官进社区”等方法提前化解纠纷,降低人们诉讼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诉后干预,做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福利的提升,是契合民事司法成本控制最终诉求的。此外,本文对能动司法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剖析,能动司法扩张了法院和法官的职责,使得法官、法院面临更加沉重的负担,如果法官具体实施环节缺乏合理性会导致法院具有的权威性受损,而且过度调解也会影响诉讼的效率。所以,在对能动司法保持足够关注的情况下,须考虑个案效率与社会效率之间的平衡以及与司法克制的平衡。
  本文的不足在于:对于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运用,比如司法成本概念的确定,除了涉及法学、还会涉及经济学,而社会治理向来就不是依靠法学可以解决的,管理学和政治学的知识必不可少,学科概念上短时间难以融会贯通,对一些概念的把握上尚有欠缺。民事司法成本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对于民事司法成本的控制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多种行为交互影响,且各主体的行为与其他主体相关联。因此,导致本研究必然面临“挂一漏万”的状况。
  本文是以民事司法成本为对象由理论层面展开框架性分析,因而部分内容的研究存在缺乏深度探讨的问题,譬如:未深入分析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应用,文章结构尚需进行调整,逻辑结构的严谨性不足。此外,本文以理论研究为重心,在实证分析方面相对缺失,且开展的实证分析仅涉及少量数据。
其他文献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电力公司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负担着地区电网运行投资的投入与产出,每年都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动,充足稳定的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在电力行业实行财务集约化管理以后,供电公司系统内实现资金统一结算、统一调度、统一运作,因公司资金管理范围扩大、管理权限更为集中,供电公司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转,提高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
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誉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通用平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界与产业界的重点关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iOS与Android平台纷纷推出各自底层增强现实API,ARKit与ARCore,使得全球万亿智能手机都成了增强现实设备。2016年AR游戏PokemonGo刚上线就火爆全球,一个月内获得了13000万次下载,迅速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民众的热捧。增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的重污染企业是导致我国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仍是银行信贷。为了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决策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我国政府通过推出“绿色信贷”政策将企业外部融资需求与其环境表现结合起来,促使企业主动地披露环境信息。同时,政府不断抬高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致使大量信贷资产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信贷风险的过度集中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作为信用衍生工具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创新,以其低成本、高灵活性所具备的剥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信用风险缓释方法。本文基于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监
学位
人的身体除了是有机体之外,还是意识的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具有社会和文化属性。所以疾病既是由机体运行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疼痛不适,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出现了大量借助疾病进行叙事表意的创作。因为疾病叙事往往蕴含深刻的隐喻,折射出台湾社会的文化状态和精神境况,以疾病叙事为切口探讨台湾电影的社会文化意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四章,由浅及深探讨台湾
该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对风险投资组织形式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该文在阐明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剖析了风险投资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治理机制,总结了国外风险投资组织发展模式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组织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学工作逐渐引起重视,高质量的幼儿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能够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开展,在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方式融入到情景中,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在目前幼儿园教育模式下,大部分老师对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认识程度不够,或还是按照
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形成对不同群体的认同和归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是人对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因此,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现实社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某个族群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形成两种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理论上来看,单一民族国家不存在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问题,而在多族群国家内部,由于族群认
学位
为了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人针对“生态教育”这一理念进行研究。什么是生态教育呢?笔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同时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发展来教育。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分析了现今中职德育课堂的现状,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生态学概念来观察和构建课堂,把课堂视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并分析影响系统的各因素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
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寄希望于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会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变成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而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炼,尤其是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教育;其课堂评价仅仅通过一张试卷是很难准确地测试出学生真正的思想政治素养,这种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不客观的。  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