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酮类药物中杂质结构的鉴定及其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阿立哌唑和西洛他唑为模型药物,推断杂质结构,探讨喹啉酮类药物的裂解规律。首先,比较Ch P2015、USP38与EP8.1中阿立哌唑的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建立适合质谱分析的色谱条件,运用HPLC-Q-TOF联用技术,测得杂质1、2、X的MS、MS2碎片离子,推断杂质1、2、X的结构,推导阿立哌唑、杂质1、2、X的质谱裂解途径。使用制备HPLC获得未知杂质X,采用UV、IR与NMR进行结构确认,为2,3-二氯苯-哌嗪-1-丁醇,并完成杂质X检测的方法学验证。另外,比较Ch P2010、USP36与JP16中西洛他唑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建立适合质谱分析的色谱条件,运用HPLC-Q-TOF测定8个杂质的精确分子质量,采用HPLC-Q-TRAP分析MS~2与MS~3碎片离子,推测8个杂质结构,其中4个(杂质2、3、6、7)未见文献报道,推导西洛他唑和8个杂质的质谱裂解途径。最后,根据阿立哌唑、西洛他唑以及杂质的裂解途径,以发生母核(2(1H)-喹啉酮)结构断裂的6种裂解方式为基础,总结喹啉酮类药物在两个取代基给电子能力强弱不同的情况下的3种可能的裂解规律。1)当7号位上的羟基氢为弱给电子基取代,氮上无取代基时,母体结构易于裂解成带氨基的苄基正离子;2)当7号位上的羟基氢为强给电子基取代,氮上无取代基时,母体结构易于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带正电的苯环,3)当两者均为强给电子基,由于给电子作用与空间作用,母体结构易于发生羰基碳的β-断裂,形成苄基正离子。
其他文献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我国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
侵权责任法律关系中,从共同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整体责任角度,可以将其分为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和补充责任。那么,落实到具体侵权人的最终责任以及责任份额,本文提倡法院可以将共同责
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共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低碳社会”的重要支撑部分。新能源公交车是新能源客车的核心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互联网+教育”生态的到来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信息化迅速普及的全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
研究背景: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差,病发时多已晚期,术后易复发,对大肠癌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其复发转移是延长大肠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
目的:观察浆乳Ⅰ号方对肝经郁热型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明确其临床疗效。可为肝经郁热型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提供一种高效、方便、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
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复杂的适应性组织,其通过更新和重塑在人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变化。当人体骨骼受到内部和外部刺激,例如遗传信息、营养、激素和运动,骨皮质和骨小梁会与环境中的力的作用构成动态的互动关系,外力作用会激发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从而实现骨改建,以避免因外力作用造成的变形而产生的骨骼的破裂。人骨考古研究通过对骨骼遗存的观测来复原古人生前的生活状况,其形态必定会对个体生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