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融合教育理念引入国内,我国将随班就读作为主要的实施模式,然而现有随班就读的实施情况与融合教育理想仍存在距离。在如今随班就读儿童人数逐渐增多、障碍类型趋向多元化的今天,资源教室作为连接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桥梁将发挥着无比的支持作用,对于它的研究愈发受到学者的重视。在对资源教室的建设研究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此类地区资源教室建设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具有较为完备的政策、充足的经费以及专业的师资等优势。然而,对于发展程度一般的区县一级对资源教室建设工作开展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各地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随班就读的推进工作,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差异影响资源教室的建设及对随班就读儿童的支持服务水平,导致部分地区的特殊儿童无法接受有效的教育,从而使得部分地区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推进受阻,甚至出现了诸如“随班就混”、“随班就坐”以及重回隔离式教育机构等“反融合”的现象。山东省X市Z区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自2011年开始随班就读工作,其经过九年的实践,建立起了以区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为统领,区辅读学校为研发基地,全区21所中小学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网络架构。对于其资源教室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构建本土化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理论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对山东省X市Z区资源教室进行调查及部分资源教室的资源教师访谈过后,并结合资源教室建设的三个必须要素及其发展与运行理论基础进行调查分析。主要从行政管理与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化水平及资源配置与支持系统三个方面展开资源教室建设地分析并尝试探索有针对性地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