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3及维生素D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vv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疾病,发病缘由仍不明确,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近期,研究者提出SLE患者体内维生素D(Vitamin D,Vit D)水平降低,Vit D可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在SLE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Vit D的降低可能与维生素D抗体(Vitamin D-Antibody,VD-Ab)有关。然而,关于Vit D与SLE是否有关的各项问题尚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SLE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是否低于健康对照组,研究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免疫系列、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ds DNA)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皮肤受累、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血液系统受累的关系,讨论SLE患者补充Vit D是否影响体内Vit D的水平及病情活动,了解VD-Ab与SLE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Vit D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选取唐山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85例,作为SLE组;5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晨起静脉血离心后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测定25-(OH)D3;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VD-Ab水平。对比SLE组与对照组的血清25-(OH)D3及VD-Ab水平。2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咨询患者是否初诊、是否补充过Vit D及其类似物,记录血常规、肾功能、血脂、离子、肝功能、免疫系列、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Anti-ds DNA等实验室指标,评价有无皮肤黏膜病变、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疾病等,计算出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3根据SLE患者是否接受过Vit D治疗进行分组,比较血清25-(OH)D3水平;对血清25-(OH)D3水平与实验室指标、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有无皮肤黏膜病变、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组,比较血清25-(OH)D3水平;对VD-Ab与Anti-ds DNA进行相关性分析。4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 SLE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的比较:SLE组85例,25-(OH)D3平均值为10.69±5.69ng/ml;对照组58例,25-(OH)D3平均值为13.44±5.26ng/ml,SLE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4。2 Vit D治疗组与未治组血清25-(OH)D3水平的比较:Vit D治疗组血清25-(OH)D3平均值为11.16±5.33ng/ml;未治组为10.39±5.93ng/ml,两组25-(OH)D3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 25-(OH)D3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的关系:血清25-(OH)D3水平与SLEDAI呈负相关,r=-0.486,P=0.000;其中,Vit D治疗组与未治组血清25-(OH)D3水平与SLEDAI亦分别呈负相关,r=-0.452、P=0.008,r=-0.479、P=0.000。4 SLE患者Vit D未治组血清25-(OH)D3水平与常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血清25-(OH)D3水平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钙、谷丙转氨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呈正相关(r=0.393、P=0.004,r=0.402、P=0.003,r=0.378、P=0.006,r=0.514、P=0.000,r=0.357、P=0.009,r=0.378、P=0.006,r=0.418、P=0.002);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r=-0.462、P=0.001,r=-0.378、P=0.006,r=-0.375、P=0.006,r=-0.385、P=0.005,r=-0.283、P=0.042);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尿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磷、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球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5血清25-(OH)D3与免疫系列、ESR、CRP的相关性:血清25-(OH)D3水平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354、P=0.010;与ESR呈负相关r=-0.379、P=0.006;与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lg A)、lg G、lg M、CRP无明显相关性,P>0.05。6根据Anti-ds DNA阳性与否分为Anti-ds DNA阳性组与Anti-ds DNA阴性组:Anti-ds DNA阳性组血清25-(OH)D3水平为7.8(3.9~11.3)ng/ml,Anti-ds DNA阴性组为11.4(7.5~13.75)ng/ml,Anti-ds DNA阳性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Anti-ds DNA阴性组,P<0.05。7 SLE患者Vit D未治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有皮肤黏膜病变组和无皮肤黏膜病变组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9.60(5.90~13.00)ng/ml、10.13±4.96ng/ml,两组25-(OH)D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919;有关节炎组血清25-(OH)D3水平为10.66±6.42ng/ml,无关节炎组为10.26±5.79ng/ml,两组25-(OH)D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826;有浆膜炎组血清25-(OH)D3水平为6.75±3.92ng/ml,无浆膜炎组为10.0(6.38~13.65)ng/ml,有浆膜炎组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无浆膜炎组,P=0.030;有肾脏病变组血清25-(OH)D3水平为6.10(3.70~10.90)ng/ml,无肾脏病变组为11.6(8.85~14.80)ng/ml,有肾脏病变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无肾脏病变组,P=0.001;有血液系统疾病组血清25-(OH)D3水平为10.55±4.05ng/ml,无血液系统疾病组为8.75(4.50~13.55)ng/ml,两组25-(OH)D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364。8 SLE组VD-Ab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SLE患者Vit D治疗组、未治组及对照组血清VD-Ab水平分别为640.0±126.9 nmol/L、763.7±327.7 nmol/L、707.6±284.7 nmol/L,三组VD-A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32。9 SLE患者VD-Ab与血清25-(OH)D3的相关性:血清VD-Ab水平与血清25-(OH)D3水平无明显相关,r=-0.261、P=0.062。10 SLE患者VD-Ab与Anti-ds DNA的关系:Anti-ds DNA阳性组血清VD-Ab为657.2(613.6~775.7)nmol/L,阴性组为657.3(632.3~711.0)nmol/L,两组VD-A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875。结论:1 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SLEDAI呈负相关。2 SLE患者口服补充Vit D可能对血清25-(OH)D3水平影响不大。3 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可能与RBC、HGB、HDL-C、钙、ALT、GGT、白蛋白、补体C3呈正相关,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TG、ESR、Anti-ds DNA负相关。4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诱发浆膜炎及狼疮肾炎。5 SLE患者血清VD-Ab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血清VD-Ab可能与Vit D水平无关。
其他文献
介绍了铬系耐磨铸铁中碳化物的种类、特性和铸铁耐磨性的影响 ,阐述了该铸铁的抗腐蚀性能及特点 ,并就铬系耐磨铸铁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
目的 探讨肺癌心包积液与影像学及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关系。方法 分析近一年来经胸部CT或心脏B超证实肺癌伴有心包积液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在 2 0 5例肺癌患者中
本文根据内蒙古忻州窑子墓地的随葬器物,推定了墓葬分期,区分出5条由未成年人墓葬连缀成的边界和4个由成年人的墓葬聚集成的墓区。4个墓区又可聚合为北区和南区,二区在葬俗、随
试题讲评应稚化教师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突出过程探索,发现问题的"源头",并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迁移,实现对知识、方法、思想的有效提升,促进深度学习.
事业单位是我国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共组织。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涉及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丙纶纤维的特点是密度小、比重轻、导热性低和保暖性好,非常适合作为运动及户外活动装备的高档面料。但是丙纶用作衣料最大的缺点是亲水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改善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呈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的,伴随的是矿产资源过渡开采、深林资
目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为原料,经提取、酶法转化或者发酵等技术生产天然微生物源抗菌防腐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很符合食品添加剂安全、高效的发展趋势,也是今后防腐剂
缝纫缩皱是服装生产中严重影响质量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当织物较薄时缝纫不平整现象更为严重。面料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结构参数在不同程度上对缝纫缩产生影响,但在实际生
服装外观形态保持性对消费者在实际中长期穿着的服装有着重要的意义,外观形态保持性的强弱决定了服装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穿着外观形态效果,也决定着服装可以有效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