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玄”从平安时期开始出现在文艺领域,经过镰仓时代至南北朝的发展,到室町时代初期逐渐定型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幽玄”被和歌、连歌、能乐的理论不断丰富了起来。但一个概念的建构往往不仅只有相关领域的理论涉及其中,还会有更多的其他艺术形式也慢慢地参加进来。围棋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中的一员,也接受了“幽玄”的审美观念。其中一种情况是文学作者将围棋写入作品之中,并在作品中将自身的个人审美体验和诉求,与围棋结合起来进行叙事或者抒情,从而体现出“幽玄”之美,这样的文学根据不同的阶层审美诉求来划分可分为贵族、武士、庶民和职业棋手四种,贵族是优美的、含蓄的,武士是深远的、静寂的,庶民是神秘的、梦幻的,职业棋手则是深沉的、静思的;另外一种情况是通过围棋的抽象、数理、竞技等特点,以及职业棋手的棋道精神,来达到“幽玄”的。与文学相比,它更加强调计算和胜负。以上两种情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幽玄”在不同领域是怎么被建构和表现出来的,其中职业棋手对于“幽玄”的建构有一定的特殊性,“幽玄”的审美表达方式也因职业棋手对“幽玄”的强调和运用而变得多样化了,即“幽玄”既能通过直觉、情感表露等方式实现,也能通过数理、竞技、“禅”等途径来表达,最终都通向世阿弥所说的具有“幽玄风姿”的“妙花”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