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比较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方院校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多把关注点聚焦到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上,因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教师的综合素养及从教信念。本研究以地方院校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探究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并做一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做系统的原因分析,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他们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对策。  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运用项目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形成了一份信效度较高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运用该调查问卷对四川省两所师范院校的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展开样本调查,发现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略低于非免费师范生,在独生子女、专业、报考原因等自变量上,两者的教师职业认同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文科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要远高于理科免费师范生,理科非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要明显高于文科非免费师范生;在性别、年级等自变量上两者的教师职业认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月收入变量上,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非免费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  对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后,针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水平低于非免费师范生的原因、人口学变量上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解释,最后,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个人层面来说,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职业信念;师范院校层面来说,实行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培养模式;政府层面来说,出台政策,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国个体双文化自我建构的研究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分支,也是研究当代中国人行为和思想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国人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认识自己,对个体安身立命具有重要
微博使用的便捷性与高效性让许多大学生的社交方式逐渐发生改变,CNNIC官方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正以69.4%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随着新浪微博的普及与逐年攀升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