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景观多维传感法研究——以望城县西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性景观是人类最早的景观形式之一。丰富的语义内涵是它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景观发展的一个类型,具有叙事语义的叙事性公园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亲和力强、富有精神内涵与本土化的景观逐渐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它不仅传承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宣扬了地域精神,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景观环境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本文第一部分对叙事性景观的理论背景进行梳理并提出问题,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研究和表达方式的总结提出多维传感式叙事景观表达方法;在文章第二部分,针对叙事性景观的感知过程、传授过程以及空间多维表达进行理论体系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应用,同时以西湖公园作为设计实例加以论证;文章最后总结出景观叙事的方法所传达的意义和精神,是依靠使用者的进入和自身体验获取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一个个有意味的故事题材,创造性的通过叙事手法将空间场景编排成有故事情节的场所,鼓励人们去参与和体验,以倡导积极的社会意义及有意味的城市景观空间。   本文创新点在于:   1.将叙事性景观设计划分为感体、授意及空间多维表达三个理论层次,为叙事性景观设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提供一种思路。   2.根据三个理论层次各自的特点提出多维传感法解决策略,为叙事性景观设计提供一种脉络清晰的设计方法。   3.结合西湖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多维传感法进行叙事性景观设计实践。  
其他文献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产生了辉煌的文化,同样也创造了自己的优秀建筑,独特的建筑用材和建造方式使藏式传统民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同时,藏式传统民居是根植于藏族传统聚落这
近30年来的相关保护实践表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由单纯的物质空间层面到复合、多元的整体环境,应该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国内历史街区
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长良好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新建的博物馆建筑不断增多,一个以博物馆建筑为主的文化建筑高潮正
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经历了成片开发或者“拆旧建新”式地改造。这种“自上而下”的更新改造方式造成了很多历史街区的同质化,使历史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和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社会的非匀质化状态在急剧强化,建筑学科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并适应时代需求。基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主义建筑理性而单一的叙事方式正面临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中小学校建筑造成了巨大的损毁,师生伤亡惨重。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积极开展,在中央提出的“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正日益受到挑战。建筑界一贯传承的注重平面构成、体块组合和空间变化的设计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新的时代在不断创
地质类废弃建筑再利用是废弃建筑再利用设计中的特殊类型,本文结合卢店废弃地质老基地再利用设计的案例,探讨了地质类废弃建筑再利用过程中新旧适应性关联的可能性,提出了若干具
历史街区一般都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源头,在城市中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也记载着城市的演变。由于近些年各大城市的城市化步伐越来越迅速,使城市中一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已经显现出来,我国城乡关系进入到了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下,传统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