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因为AS继发的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十分复杂,到现在仍未完全清楚。现在的大多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都围绕人体内环境中血脂、血糖、血压等对斑块进展的影响。但对于局部不稳定斑块对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的贡献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提出了假设即机械损伤引起的局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本身能否分泌某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对系统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将以动物建模实验验证德方式展开研究。材料与方法: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的建立选取体重年龄适合的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空白对照4只)。实验组和对照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对实验组的兔子用球囊损伤的方法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建模,12周后杀死兔子,取双侧颈动脉,腹主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部位平均内膜厚度、斑块面积与官腔面积之比,同时抽取兔子静脉血行血脂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兔子双侧颈动脉以及腹主动脉形成明显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手术侧颈动脉斑块面积/官腔面积:0.67±0.01、对侧颈动脉斑块面积/官腔面积:0.48±0.02、腹主动脉、斑块面积/官腔面积:0.33±0.05),而对照组以及空白组则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平均内膜厚度也无明显差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生化检测结果显示:经过高脂喂养的兔子,各项血脂指标都明显增高,与普通饲料喂养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球囊损伤兔子颈动脉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能有效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且形成的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确实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其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这个实验结果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