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语言差异既是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使然,也是人类语言差异中最古老的形式,属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中介,由此而产生的交流称之为计算机中介交流。在特定的计算机中介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必面对面,其性别可以隐匿。如此,相互间的交流可以不受世俗的束缚,也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学者苏珊·赫琳在计算机中介交流中的性别语言研究中做出了贡献。她认为人们会把面对面交流的性别语言特征带入计算机中介的环境中。她的这种观点与那些认为计算机中介环境可以使语言中性化的观点相对。若如此,在性别隐匿的计算机中介交流过程中,男人和女人的语言表现形式与自然语言是否一致?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自建的计算机中介论坛,从语言使用(委婉语、禁忌语及中性语言)、回应(直接回应与不作正面回应)以及转换话题三个方面对参与者的语言进行了数据分析。本项研究中的参与者是36名来自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9到21岁之间,他们每星期参加一次论坛,每次讨论一个话题,时间为一个小时,历时3个月。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论坛中的语言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定性描述法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在计算机中介交流环境中,女生比男生使用委婉语稍微多一点,但不论男女超过60%的人喜欢使用中性语言;女生更喜欢不作正面回应;男生则更多地使用转换话题。本研究尝试以计算机中介论坛的形式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目的是了解计算机中介环境中的语言交流形式是否与自然语言的特点一致以及计算机是否有利于消除性别语言的差异。最后,作者总结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