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调节研究领域主要关注情绪调节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效果。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情绪调节的意识水平(意识情绪调节vs.无意识情绪调节)。虽然研究者们公认情绪调节也可以在无意识层面上操作,但目前情绪调节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意识情绪调节上。且关于“无意识情绪调节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应对负性情绪的方式”这一理论预期尚缺乏实证研究支持,需进一步考察和验证。二是在宏观时间水平下,考察一种或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具体调节效果,即开始关注何时进行情绪调节更为有效这一现实问题。当前研究者们通过操纵调节策略在情绪诱发情景中的启动时间点来考察时间因素对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情绪情景早期(预期调节)启动的情绪调节策略比情绪情景晚期(即时调节)启动的情绪调节策略更为有效。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宏观时间水平效应”。那么,无意识情绪调节的效果是否也会像意识水平的情绪调节一样表现出宏观时间水平效应?在宏观时间水平下,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又具有怎样的差异?目前尚未有研究将这两个研究热点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研究综合考察哪种情绪调节形式更为有效,以及何时进行情绪调节更为有效这一现实热点问题。研究一首先对情绪调节启动范式进行创新,分别采用阈上和阈下词语启动的方式启动具体的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为研究二的预期和即时水平操纵做准备。研究二旨在宏观时间水平下,进一步考察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效果差异,以及综合考察策略启动时间点对两类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阈上和阈下词语启动的方式能有效地启动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并诱发被试相应的调节行为和过程。(2)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情绪情景早期(预期)进行情绪调节比晚期(即时)进行情绪调节有效。(3)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不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情绪情景早期和晚期,无意识情绪调节均能有效地降低消极情绪反应。(4)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差异受到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且二者在生理反应和情绪体验指标上的调节效果出现分离趋势。在生理反应指标上,二者的调节效果差异受到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预期水平下,二者的调节效果相当;在即时水平下,无意识调节的调节效果好于意识调节的效果。而在情绪体验指标上,二者的调节效果差异不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预期和即时水平下,意识调节的调节效果均好于无意识调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