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目标和时机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调节研究领域主要关注情绪调节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效果。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情绪调节的意识水平(意识情绪调节vs.无意识情绪调节)。虽然研究者们公认情绪调节也可以在无意识层面上操作,但目前情绪调节领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意识情绪调节上。且关于“无意识情绪调节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应对负性情绪的方式”这一理论预期尚缺乏实证研究支持,需进一步考察和验证。二是在宏观时间水平下,考察一种或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具体调节效果,即开始关注何时进行情绪调节更为有效这一现实问题。当前研究者们通过操纵调节策略在情绪诱发情景中的启动时间点来考察时间因素对调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情绪情景早期(预期调节)启动的情绪调节策略比情绪情景晚期(即时调节)启动的情绪调节策略更为有效。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宏观时间水平效应”。那么,无意识情绪调节的效果是否也会像意识水平的情绪调节一样表现出宏观时间水平效应?在宏观时间水平下,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又具有怎样的差异?目前尚未有研究将这两个研究热点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研究综合考察哪种情绪调节形式更为有效,以及何时进行情绪调节更为有效这一现实热点问题。研究一首先对情绪调节启动范式进行创新,分别采用阈上和阈下词语启动的方式启动具体的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为研究二的预期和即时水平操纵做准备。研究二旨在宏观时间水平下,进一步考察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效果差异,以及综合考察策略启动时间点对两类情绪调节效果的影响。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阈上和阈下词语启动的方式能有效地启动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目标,并诱发被试相应的调节行为和过程。(2)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情绪情景早期(预期)进行情绪调节比晚期(即时)进行情绪调节有效。(3)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不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情绪情景早期和晚期,无意识情绪调节均能有效地降低消极情绪反应。(4)意识和无意识情绪调节的调节效果差异受到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且二者在生理反应和情绪体验指标上的调节效果出现分离趋势。在生理反应指标上,二者的调节效果差异受到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预期水平下,二者的调节效果相当;在即时水平下,无意识调节的调节效果好于意识调节的效果。而在情绪体验指标上,二者的调节效果差异不受策略启动时间点的影响:在预期和即时水平下,意识调节的调节效果均好于无意识调节的效果。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社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在这样
为全面了解航食基地——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的河道水质,对镇域内的4条主要河道凤河、凤岗减河、旱河和岔河进行了水质调查,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河道水质进行了评价。结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在持续增大,资源的保障程度下降,后备储量不足,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
人生在世,过好"人"生是人应尽的责任。高明无私覆是天之道,厚薄无私载是地之道。选择效仿、修存天地之生生不息的无私覆、无私载的大德,便是人之道。天地最大的功德在于生养
该文利用HFSS仿真了工作在Ka波段的螺旋线、反绕双螺旋线及耦合腔等慢波系统,通过傅里叶分析得到空间谐波,进而分析和比较了上述慢波系统的返波振荡特性。结果表明:螺旋线慢波系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作用。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未干预组(IR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化程度日益严重,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养老成为政府、社会、建设经营者以及老人及其子女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老年公寓作为一种新型老年住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难治病之一,目前中西医药都尚无特效的方法。为此探讨本病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有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的评价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术后按镇痛方法不同均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E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