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与踝肱指数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踝肱指数、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型规范化和系统化分类提供实验室依据,为临床重点预防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等血管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于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病房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组,入选患者均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分型标准以及排除标准。中医辩证分型2002年参照卫生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2007年中华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结合临床观察分为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阴虚火旺证和阴阳两虚证。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分别观察分析各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踝肱指数、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1.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低到高依次为阴阳两虚证(17.5%)<阴虚火旺证(23.3%)<血瘀脉络证(26.7%)<气阴两虚证(32.5%)。2.T2DM各中医证型组中,病程随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递增;其中阴虚火旺组病程最短,阴阳两虚组病程最长,与其余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空腹血糖水平随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血疲脉络组、阴阳两虚组递增;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递增。3.右侧踝肱指数及左侧踝肱指数均随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阴虚火旺组、正常对照组、气阴两虚组递增;其中血瘀脉络组及阴阳两虚组的双侧踝肱指数均较低,且阴阳两虚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其余各中医证型组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脉络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其余各中医证型组两两之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4.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在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浆黏度及血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T2DM各中医证型组中,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随气阴两虚组、阴虚火旺组、阴阳两虚组、血瘀脉络组递增;两两相比,T2DM各中医证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血瘀脉络组与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与血瘀脉络组、阴阳两虚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气阴两虚证为2型糖尿病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次为血瘀脉络证、阴虚火旺证,阴阳两虚证例数最少。2.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阴虚火旺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最低,阴阳两虚证最高,2型糖尿病病程越长,病情逐渐加重。3.2型糖尿病患者右侧踝肱指数及左侧踝肱指数由低到高依次为血瘀脉络证<阴阳两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其中血瘀脉络证组双侧踝肱指数最低,可将踩肱指数的测定作为预估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参考指标之一。4.2型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异常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阴阳两虚证<血瘀脉络证,其中血瘀脉络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最高,可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作为防治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的量化指标之一;血瘀贯穿于糖尿病的发展始终,临床上适当应用活血化瘀疗法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建设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是市场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洁净钢生产领域的重大技术革命.其目标是实现转炉直接冶炼洁净钢,并使转炉生产效率提高1倍,洁净钢生产成本低于传统转炉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模糊,教材建设有待加强,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因此,基于跨境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得以明晰,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亟待建设,务必注重培养学生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学技术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因而,导致了医疗纠纷在逐年增加。为了杜绝或减少急诊
目的:比较肠道菌群对半夏泻心汤全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人参和甘草中皂苷类成分代谢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肠道菌群厌氧孵育的技术,研究全方组、甘补组及其单味药提取液与大
<正>如果只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那么它就是——不仅看得见黑暗,还能看得见光。从来没有一部华语电影能在公映前三周只进行了一场超前点映之后,就已提前锁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