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ing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在植物快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转摘要化、基因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已有研究表明,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氧化胁迫、DNA甲基化状态等有密切关系。迄今,椏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尚不清楚。基于此,本论文以桠柑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进行体细胞胚的诱导,分析该过程中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三种抗氧化酶活力和活性氧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期了解抗氧化系统在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作用;利用已公布的甜橙基因组数据,鉴定NADPH氧化酶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它们在椏柑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期筛选出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异NADPH氧化酶基因;采用MSAP技术分析桠柑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变化,以期初步揭示其表观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椏柑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培养物:即刚接种的胚性愈伤组织(E10),转成黄色的胚性愈伤组织(E11),肉眼可见的胚状体(E12)和出现50%以上的胚状体(E13),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H202水平及抗氧化酶(POD、CAT、SOD)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逐渐升高;过氧化氢含量先逐渐上升后下降;从E10到E12过程三种酶活力都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但在E12到E13过程,POD、CAT活力下降,SOD活力则升高。2.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柑橘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3个柑橘NADPH氧化酶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在桠柑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四个阶段共检测到8个基因(CsRboh1、CsRboh2、CsRboh5、CsRboh6、CsRboh7、 CsRboh10、CsRboh11和CsRboh12)的表达,且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未检出表达的基因是CsRboh3、CsRboh4、CsRboh8、CsRboh9和CsRboh11。其中CsRboh7基因在E12和E13表达。3.采用MSAP技术研究椏柑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桠柑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DNA甲基化整体水平上升,甲基化水平在E11及E13时出现两次高峰,全甲基化为主要的甲基化修饰模式,外侧胞嘧啶半甲基化修饰模式相对较少。
其他文献
黄瓜韧皮部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水苏糖的形式进行运输,但其果肉中只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黄瓜体内水苏糖生物分解的第一个水解步骤由α-半乳糖苷酶催化完成。为了研究黄
选用8年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塑料大棚内促成栽培根区局部土壤加温对休眠期至萌芽期土壤温度、养分、根系和枝条养分吸收与生理变化、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