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评价燕麦β-葡聚糖和大麦β-葡聚糖对大鼠肠道有害代谢产物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进行体外培养试验,评价β-葡聚糖和β-葡聚糖酸解产物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为考察燕麦β-葡聚糖和大麦β-葡聚糖对大鼠肠道健康的影响效应。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CON组、OGL组、OGH组、BGL组和BGH组。OGL组和OGH组每天清晨灌胃给予0.35g/(kg BW)和0.70g/(kg BW)剂量的燕麦β-葡聚糖,BGL和BGH组灌胃给予同等剂量的大麦β-葡聚糖,CON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在试验初期、灌胃第3周、灌胃第6周和结束灌胃1周后,测定大鼠肠道相关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谷物β-葡聚糖可以提高大鼠粪便干重、粪便湿重和粪便含水量(p<0.05);与CON组相比,四个谷物β-葡聚糖干预组大鼠日平均采食量、体重增长、粪便pH值、粪便氨态氮含量以及粪便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均降低(p<0.05)。且灌胃6周后,OGH组大鼠粪便偶氮还原酶活性明显低于CON组(p<0.05)。此外,与CON组相比,谷物β-葡聚糖干预组大鼠结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而肠杆菌科数量明显降低(p<0.05)。总体上看,谷物β-葡聚糖对肠道有害代谢产物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效应与摄入剂量和β-葡聚糖种类有关,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干预剂量相同的条件下,燕麦β-葡聚糖的效果优于大麦β-葡聚糖。观察大鼠空肠组织形态,发现燕麦β-葡聚糖和大麦β-葡聚糖均能使小肠绒毛变短,绒毛下腺体数量和上皮杯状细胞数目增多,且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为考察谷物β-葡聚糖对常见益生菌生长的影响。将β-葡聚糖和β-葡聚糖酸解产物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评价其对四种益生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谷物β-葡聚糖对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均无增殖作用,但β-葡聚糖酸解产物可以促进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生长。在0.5~2.0g/L的添加范围内,谷物β-葡聚糖酸解产物添加浓度越高,增殖作用越明显;添加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大麦β-葡聚糖酸解产物的效果优于燕麦β-葡聚糖酸解产物。将β-葡聚糖酸解产物作为唯一碳源添加到培养基中,试验结果显示,β-葡聚糖酸解产物可以促进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生长,但其对这三种菌的促生长作用远远低于葡萄糖,且大麦β-葡聚糖酸解产物对益生菌的促生长作用优于燕麦β-葡聚糖酸解产物。结合体内与体外试验,说明谷物β-葡聚糖在机体肠道中是以低聚物的形式间接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且与水溶性β-葡聚糖相比,水不溶性β-葡聚糖发酵程度更为缓慢,能更好的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净化肠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