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梁子滑坡GMD预警预报模型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广泛发育着一类近水平岩层滑坡,其成因机理、成灾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由于这类滑坡岩层倾角一般仅2~5°,斜坡坡面一般平缓开阔,按照传统极限平衡理论,很难解释发生滑坡的原因。因此该类滑坡的减灾防灾难度相对较大,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也较为困难。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垮梁子滑坡是川东红层地区典型的近水平岩层滑坡,该滑坡在1949年和1981年先后发生两次大规模的剧烈滑动,对山下居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然而根据多年的现场实时监测发现该滑坡仍然处于持续变形的状态,尤其在汛期该滑坡的位移速率甚至可以达到25mm/d。因此开展该滑坡的预警预报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采用工程地质调查、现场高密度电法试验、地下水示踪试验等手段获得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的物质组成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根据电法试验结果,该滑坡滑带区域电阻率常年较低,推测该滑坡滑带土长期处于饱水状态,其力学强度将有所衰减。而根据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滑坡地下水沿近南北方向展布的裂隙运移的平均运移速率为0.75mm/h,滑坡地下水沿滑带向前缘运移的平均运移速率为3.3m/h,而部分滑带区域的峰值运移速率最高可以达到13m/h。(2)通过分析2013~2015年降雨、位移、地下水监测数据得出:(1)该滑坡每年汛期的降雨总量差异较小,然而根据气象局的降雨强度划分规则发现2013年汛期主要以暴雨及大暴雨为主,2014年汛期以中小雨为主,而2015年汛期则以大雨和大暴雨为主。(2)该滑坡3年的累积位移量达1000mm,累积降雨量和累积位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通过曲线回归推导得出函数方程为:0.63 84.2。(3)该滑坡地下水对于降雨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滑坡前缘由于以粘土、碎块石土所组成的薄层覆盖物而响应降雨事件较为强烈,中后部坡体由于较厚的滑体阻隔,受降雨垂直入渗补给较少。通过统计2013~2015年的典型降雨事件,计算得到滑坡前缘坡积物的平均入渗系数为0.27,拟合分析得出引起地下水波动的单次最小累积雨量为12mm。(3)采用Geo-studio中的Seep模块对垮梁子滑坡渗流场模拟计算发现该滑坡在非汛期渗流场较为稳定,这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监测情况表现一致。而在暴雨工况下前缘坡积物和后缘拉陷槽内部崩积物的渗流场变化较为强烈。反演2013年典型降雨事件发现,滑坡拉陷槽内部充水高度急剧变化也对整个渗流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利用3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基于稳定性系数Fs,将垮梁子滑坡预警级别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当Fs≤1.0时,该滑坡属于高风险状态;二级,当1.0<Fs≤1.05时,该滑坡属于中风险状态;三级,当1.05<Fs≤1.1时,该滑坡属于低风险状态;四级,当Fs>1.1时,该滑坡属于安全状态。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滑坡后缘拉陷槽内部水位和滑坡位移速率与稳定性系数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根据曲线回归分析推导拉陷槽水位和位移速率与稳定性系数之间的方程分别为:FS≈1.195-0.013 HW FS≈1.082-0.008v(4)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确定将滑坡后缘拉陷槽内部水位作为垮梁子滑坡的主要预警指标。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后缘拉陷槽不同充水高度下滑坡变形情况进行模拟计算,以此建立该滑坡的GMD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在后缘拉陷槽充水高度为7m时能够计算收敛,当充水高度大于7m时该数值模型将处于持续变形状态。随着后缘拉陷槽充水高度的增加,数值模型的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也相应的增加。该GMD模型的变形速率的增长倍数与后缘拉陷槽充水高度之间符合二次函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拟合曲线推导得出变形速率增长倍数与拉陷槽水位之间的函数方程为:nv=0.085Hw2-0.65Hw。最终通过该预警模型并结合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预测拉陷槽内部不同充水高度情况下,垮梁子滑坡的变形及稳定性情况。
其他文献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土建施工时,建筑的基础就是地基和桩基,桩基础施工品质的优劣会决定工程项目施工整体的品质.在目前愈来愈多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标准
通过误差补偿提高机器人精度是自主研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以一种6R型工业焊接机器人为对象,开展了机器人误差分析、机械零位测量和运动学参数的标定方
期刊
地震勘探手段作为最主要的油气勘探手段,其主要目标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构造和储层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地下构造、地层和岩性以及含油气特征的解释。长期以来,地震属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