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前人研究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康-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甘洛-小江断裂北段)内铅锌矿矿床、矿点分布较广,成矿过程复杂。影响成矿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地层层位、地层岩性、构造、岩相古地理、围岩蚀变等。本文主要研究区位于汉源至甘洛铅锌成矿带内,区内铅锌矿主要控矿因素为两个:(1)地层岩性控矿;(2)构造控矿。 铅锌矿赋矿岩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其中以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中含矿最好,占探明铅锌矿储量的60%以上。矿床一般赋存于灯影组中、上部岩层内,其岩性为硅质、含燧石条带、含藻屑等类型的白云岩。 构造对矿床的控制总体有2个特征:(1)深大断裂起着导矿作用,并控制矿床、矿点沿南北向深大断裂展布。同时,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及区域性背斜的倾伏端常常成为矿群或矿田的集中分布区域,而不同方向的断裂交汇处,矿床尤为集中;(2)背斜、断裂的复合部位及破碎带,是矿体的定位、储矿空间。背向斜轴部、倾伏端以及翼部的层间破碎带也是有利的储矿构造。 另外,热液蚀变对铅锌矿成矿也有一定影响。围岩蚀变一般较微弱,以硅化、碳酸盐化为主。该套含矿地层在区内横向延长和纵向延深都较大。因此,该区铅锌矿床的深部、外围构造及控矿地层发育部位都具有比好的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