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广播电视1925年诞生于英国,当时主要针对广播电视追逐利润、滥用媒介权力的现象。公共电视消除对商业利润的追求,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目标,是一种兼容各类服务内容的传播体系,也是一种民主自由的理想媒介。本文梳理公共电视的发展历程,试图从中找到对中国电视有用的启示。中国电视目前在公共化和商业化的夹缝中发展,出现了诸多畸形案例。究其根本,因为目前中国电视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必须把社会效益、精神和道德追求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没有财政补贴的商业主体,它又不得不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看重广告创收和经济效益。在这种双重性格的主宰下,我国电视的公共性大打折扣,在五彩斑斓的商业广告背后,电视引导消费的形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偏离大众的主题。电视媒体这种双重角色使少数人受益,造成的伤害却是大面积和深远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国公共电视的概念,同时对公共电视的中国生存和价值做出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