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血浆中CD4+%、CD8+%及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评估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肋间神经阻滞组(L组):术毕行肋间神经阻滞;非肋间神经阻滞组(N组):术毕不实施肋间神经阻滞;两组患者术毕均术后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术后1h(T1),术后24h(T2)及术后48h(T3)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1h(T1),术后24h(T2)及术后48h(T3)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γ干扰素的浓度。结果(1)镇痛及镇静效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在T2时间点均升高(P<0.01)。而两组患者的VAS在T2时间点与在T3时间点比较,在T2时间点均升高(P<0.01)。与T1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在T2、T3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2)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N组比较,L组患者的CD4+%在T1时间点高于N组(P<0.05)。L组患者的CD4+%在T1、T2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T0)比较,均下降(P<0.05)。N组患者的,CD4+%在T1、T2、T3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T0)比较均下降(P<0.05)。(3)血清γ干扰素(IFN-γ)浓度的变化与N组比较,L组患者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在T2时间点高于N组(p<0.05);L组患者IFN-γ的浓度,在T2时间点与在麻醉前(T0)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在T1时间点比较,升高(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术毕应用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术后镇痛,对机体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操作相对简单,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