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f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并购是资本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成分之一。国有企业也积极通过外延式并购推动自身发展。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案例分析数量有限,且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理论分析,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进行地如火如茶,并购绩效如何至关重要,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制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并购成功率、溢价收购率、关联交易率、重大资产重组率、并购交易平均规模及并购后多项经营绩效表现都存在差异,并分析了国有属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接着,本文选取了上海医药与复星医药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主要并购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分析法、结果分析法对比分析两者并购绩效的短期及长期表现。最后结合两者并购后整合表现的差异,分析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探讨国有企业在并购绩效方面的长短处及原因,为提高国有企业并购成功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经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并购对复星医药短期股价的促进作用比上海医药要强,交易总价值对短期并购绩效有扩大化影响,纵向并购组的绩效表现要优于横向并购组;2.并购对复星医药在盈利能力及运营能力上的影响要优于上海医药;3.依托国有企业的优势,上海医药筹措并购资金多采取长期筹资的方式,负债结构更为稳健;4.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大、创新能力好、并购获得的高价值产品更多;5.上海医药的销售比较集中,而复星医药则依托于联营企业拓展销售网络;6.并购后整合表明复星医药采取更为灵活的整合管理方式,在即时的整合难度及后期的长远发展上要优于上海医药。由此对提高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有几点启示:1.选择恰当的并购标的。注重标的本身的价值;2.选择灵活的支付方式。采取现金结合股权支付等方式,也可采用多次收购及分次支付资金的方式。再者,凭借国有企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等方式;3.选择更为灵活的资源整合方式,包括灵活的持股比例、对管理、研发、采购等业务增强各个活动单位的自主性。同时,对提高非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有几点启示:1.扩大标的选择范围,优化选择条件;2.优化融资模式。非国有企业负债结构不稳健,因此应积极开拓各种并购融资模式,例如成立并购基金等。
其他文献
因网络本身携带的突发性事件或个体已有的心理问题,通过网络来传播而引起的心理危机现象,被称为网络心理危机。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心理危机和内源性心理危机两
村级组织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它属于自治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协助政府从事
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发展迅速,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技术创新,大多处于低端水平。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使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目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式可归纳为两种:一是通过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创新绩效,即内部方式;二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技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包括并购等,即外部方式。相比自主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的弊端,越来越
绿色化工艺技术$$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迫切需要钢铁工业采取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化生产工艺。近年来,全球钢铁工业不断努力开发和改进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技术。向绿色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