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以降,在科学技术发展之势如火如荼之际,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信息业蓬勃发展,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神话。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制度下,西方现代消费主义之风扩散并传入我国,激起一阵阵消费主义狂潮。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鲜明的消费主义倾向,由此导致互联网信息消费主义问题滋生。互联网信息消费主义以其种种表征及深层本质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异化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成为网络信息时代异化问题的新表征。以互联网信息消费主义为表象的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问题,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其产生的文化根源是多元的,其对原有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解构与重塑是潜移默化而又显而易见的,且在解构过程中,蕴含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传统文化等被极大程度地消解和颠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包括互联网信息消费文化失却了珍贵的肩负“旗帜”之责的和谐价值观及中国优秀传统社会文化的引导。由此,互联网信息消费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文化失调、信仰不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拟在系统论述互联网信息消费主义及异化观念之发生发展基础上,分析论述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特征及本质和危害,探究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其对和谐价值观主导下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解构过程,并从扬弃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目的出发,从不同维度探究扬弃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问题的新出路。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的思想理论为前提,从信息经济学、图书情报学、传播学、哲学等角度,通过观察和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表现特征及本质、产生的文化根源及其对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解构和颠覆,并提出扬弃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若干举措。
其他文献
<正> (一)1.层次分析法已有越来越多的语法学家在使用。既适用于语音方面的分析,也适用于语法方面的分析。这里着重谈语法方面的分析,先看看词的分析。例如:
<正>互联网上存在的国外军事特种医学研究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时效性,采用简单搜索方式难以查取。因信息大多在深网中存在,采用人工跟踪和捕获的方式耗费时间多,数据初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两个家喻户晓的电影人物形象。一个是傅满洲,另一个是陈查理。傅满洲最初产生于萨克斯·罗默的系列小说中。虽然罗默是一个英国作家,但傅满洲系列小说在
本文对聚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在片剂、软膏剂及栓剂等中的应用,毒性和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合理应用聚乙二醇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考.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征诊疗过程中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该类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结果常规X线检查对存在髌骨脱位或半脱位及发生骨折时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精华,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心灵良药。自古以来,诚信就被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