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运动屈体两周早转后空翻动作技术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8年初正式建立国家蹦床队以来在短短的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女双双摘得金牌,蹦床运动的科研水平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是目前对单个动作各技术个环节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定量研究为数不多,故本课题主要是对蹦床运动两周屈体早转后空翻动作各个环节运动学参数与动作质量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蹦床运动两周屈体后空翻转体720°(1+3)及相关动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我国蹦床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4.1屈体两周后空翻转体720°(1+3),入网时身体各关节保持一定角度压网,最佳入网角度87°-88°,在最佳蹬伸时刻(垂直加速度为0)开始蹬伸,采用全脚掌压网,入网角过小和蹬伸过早是造成压网不充分的主要原因。4.2屈体两周后空翻转体720°(1+3),离网时要以适宜的离网角(27°-31°)起跳,带臂要对称、头部要梗直、向前上方挺髋拱膝,要避免出现起跳网上转体。4.3屈体两周后空翻转体720°(1+3),屈体姿势形成是在第一个180°转体后,当翻转360°时身体迅速打开,当展体结束时腾空高度接近最高高度,随后翻转和转体同时进行转体的速度比翻转的速度快,第一个转体180°动量距来自双臂急剧摆动产生,后面540°转体动量距主要是靠髋关节的屈伸产生,且均属非惯性动量矩。4.4出现水平位移主要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空间方位感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关,需要运动员在不断的练习中改进。4.5Ⅰ、Ⅱ、Ⅲ、Ⅳ屈体两周后空翻转体720°(1+3),整体用时差别不大,各个阶段用时占总时间百分比来看Ⅰ、Ⅱ比较合理,整体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执行功能是个体对自身思想和行为有意识地进行控制的高级认知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缺的关键技能。注意执行控制网络反映了“执行功能”这个更为宽泛的概念里的一些核心
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校课堂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品格培养的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要实现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仍然还存在诸多的阻碍和问题,比如:不同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
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的优势重点项目,曾为我国田径夺得个人和团体世界冠军以及奥运金牌。但近年来,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世锦赛上均与奖牌无缘,甚至出现被“大面积罚下”的情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而且发展较快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走新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