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Ag具有高效、广泛及持久抗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但其尺寸效应带来的团聚现象导致其抗菌性能降低,限制了纳米Ag在抗菌领域的应用。为解决纳米Ag/Al2O3材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团聚的问题,改善其O吸附性能及抗菌性能。本文采用熔模铸造和浸渍法制备出纳米Ag负载Al基多孔材料。对纳米Ag负载Al基多孔材料的制备、O吸附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熔模铸造法,以纯铝为原料制备出孔结构为25PPI和30PPI的多孔铝基载体。通过实验发现,当采用无缺陷型石膏型为前驱体制备多孔铝基材料时,其孔结构与铝液温度、模具温度和压力三个参数密切相关,分析得出载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铝液温度为760~780℃,模具温度为530℃,压力为0.35MPa。(2)采用浸渍法在多孔铝基载体上负载纳米Ag。通过对Ag形貌的分析发现多孔铝载体在AgN03浓度为1%时配制的银氨络合物中浸渍1h,干燥后在10%H2+90%Ar气氛下,通过还原温度250℃、还原时间3h的还原过程可在多孔铝基材料表面获得尺寸为100~200mm的球形纳米Ag,并且纳米Ag在多孔铝表面分散较为均匀,无团聚现象发生。(3)利用XPS对样品表面元素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还原及氧化过程中,会发生Al与Ag的相互作用,在样品表面形成Al95Ag5;氧化态样品中Al95Ag5的量较还原态样品多,而Al95Ag5的增加不利于Ag与O的相互作用;相比于还原态样品而言,氧化态样品吸附的O较多,结合能也较高,分析认为氧化态样品中的O较多的是以较深层次的O原子或表面分子吸附O,而还原态样品为原子态吸附O。(4)讨论了还原态和氧化态纳米Ag负载Al基多孔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还原态样品杀菌率明显好于氧化态样品。其在60min内,还原态样品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以达到9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可以达到98.6%,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杀菌效果;另外,Ag的抗菌性能并非随O吸附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是与Ag和O的作用形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