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铜、镉及海水酸化对底栖猛水蚤的毒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是一类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在海洋中的污染非常普遍,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大量溶于海水中,改变表层海水碳酸系统的平衡,降低海水pH(海水酸化)和碳酸钙盐的饱和度。这种海洋酸化现象会对甲壳类等海洋钙化生物的造成危害。桡足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研究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情况,对污染物的生态效应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潮间带常见的底栖猛水蚤-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实验动物,研究了其种群和个体对重金属铜、镉污染及海水酸化胁迫的响应情况,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海水酸化对日本虎斑猛水蚤96h急性毒性试验,其死亡率为0。自然海水条件下,铜和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96hLC50分别为1.97mg/L和10.54mg/L。海水酸化对铜的急性毒性效应影响较复杂,pH6.5时的96hLC50比自然海水中要高,其它酸化条件的96hLC50均比自然海水要低。酸化对镉的急性毒性效应影响非常显著。海水pH值和各个pH值对应的镉的96hLC50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随着pH值的降低,96hLC50减小。总体而言,海水酸化加大了重金属铜、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性毒性效应。2.桡足类的世代暴露试验是评价环境胁迫的生态效应的必要方法。标准的24天试验表明:海水酸化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发育时间和产卵袋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使其存活率降低,对其种群中的雌雄比例也有影响,孵化的无节幼体数量也显著减少。自然海水条件下,铜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发育时间和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降低了其存活率和繁殖力。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发育时间、存活率、性比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无节幼体的产量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对于个别的发育和繁殖指标,如卵袋数量,海水酸化对重金属铜、镉的毒性影响不是非常显著。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观测指标,如发育时间,性别比,存活率,无节幼体产量等,海水酸化处理都使重金属铜、镉的毒性效应显著增强。试验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对重金属铜、镉和海水酸化的胁迫有较高的敏感性,适合作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的模型生物。小型底栖动物作为碎屑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被认为是评价群落健康程度和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类群。而在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中,底栖桡足类猛水蚤对于环境的胁迫更为敏感。本实验中利用简单的微宇宙试验,探索了底栖猛水蚤的丰度和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对重金属铜和海水酸化的响应。海水酸化对底栖猛水蚤和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均没有影响。重金属铜显著降低了底栖猛水蚤的丰度,并且铜处理组的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海水酸化对于重金属铜对底栖猛水蚤丰度和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毒性效应没有影响。酸化对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重金属毒性效应的影响,还有待更为深入精细的实验研究。
其他文献
一、抽象制造面对浩瀚的宇宙、美丽的大自然、瞬息万变的人间社会,所有的可见事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是非常具体的变化着的形象。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抽象事物。抽象
论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微生物和生物毒素、食品鲜度的分析检测。
本工作分别利用本体一步和本体预聚法探索合成出一种新的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的聚酯型脂肪族多嵌段聚氨酯(Aliphatic Segmented Polyurethane,简称ASPU)。利用元素分析、IR、~1H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参考当地的历史文化名城,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尝试着挖掘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名城想要在旅游地点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展开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历史
马克思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创立了一门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从根
目的调查青岛市高龄产妇生二胎的孕前保健情况及其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市2015年1月-2016年1月各大医院妇产科分娩二胎的1 016名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形势下,通过校企合作技能比赛构建"校企合作、赛教相融"的教学模式,并探索医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
在我国,露天采煤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是我国已经把露天开采作为煤炭工业建设的基本技术政策。露天开采在我国的煤炭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露天矿的开发也出现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量表对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复诊频度、健康信念及家庭环境与服药依
对云南班歪-爬窝地地区1∶2.5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表明,该地区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g-Pb-Zn-Cu;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都有相应元素显示异常,表明地球化学在本区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