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s对三种常见浮游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海洋桡足类的主要食物和能量来源,是海洋食物链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环节。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部分硅藻在细胞损伤后可分泌多不饱和醛(Polyunsaturated aldehydes,PUAs)等有机毒素,能够抑制桡足类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继而降低浮游动物对硅藻的摄食压力,但是多不饱和醛对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较少。本实验选取东海原甲藻、双突角毛藻(或并基角毛藻)和小普林藻进行毒性试验,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庚二烯醛、辛二烯醛和癸二烯醛中,观察藻类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色素组成等对PUAs添加的响应,从而评估多不饱和醛类物质对不同藻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选取三种典型多不饱和醛—庚、辛和癸二烯醛,浓度设为0、0.5、1、5和10 mg·L-1,研究该类物质对东海原甲藻、双突角毛藻以及小普林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As对浮游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浓度和物种特异性。三种醛中,分子量最小的庚二烯醛的毒性作用最小,该物质仅在高浓度情况下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但另外两种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庚二烯醛无响应。分子量居中的辛二烯醛仅对东海原甲藻和双突角毛藻产生抑制作用,该该抑制效应仅在辛二烯醛浓度达到5 mg·L-1时显现。分子量最大的癸二烯醛在浓度较低时即可对受试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醛类物质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该抑制效应越强烈。因此,碳链越长的不饱和醛类对藻类细胞的毒性越强。三种受试藻中,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可受到三种醛的抑制,双突角毛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对辛二烯醛和癸二烯醛有响应,而小普林藻仅对高浓度的癸二烯醛有响应。因此,三种藻中,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对PUAs的毒性作用最敏感,其次是双突角毛藻。  三种PUAs中癸二烯醛对藻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用HPLC技术,选择不同浓度的癸二烯醛,研究多不饱和醛对东海原甲藻、并基角毛藻和小普林藻的光合色素浓度和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浓度达3 mg·L-1的癸二烯醛的培养液中东海原甲藻藻的各种光合色素浓度均显著降低,并在两天后降为0,而癸二烯醛浓度为5 mg·L-1时并基角毛藻和小普林藻的色素浓度显著下降,但暴露三天后这两种藻的玉米黄素和并基角毛藻的硅藻黄素浓度均未降至0。因此癸二烯醛作用下藻类细胞中的光合色素浓度显著降低,三种藻中东海原甲藻的色素受到的影响最强烈。  不同的PUAs对藻类的影响不同,并且影响程度因藻种类和暴露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醛类物质对藻类的影响可能通过影响光合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影响其光合作用,最终实现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因此,硅藻PUAs的产生有利于硅藻在藻华期间通过抑制其它浮游植物生长保证自身的生物量积累,从而实现对群落结构、食物链乃至生态系统的调节。
其他文献
为便于分布式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的智能光网络将被分成多个域。这给路由和生存性这两项光网络的支撑性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基于GMPLS的智能多域光网络中,由于保密性和安
在对人类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中,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最为受人关注,如何能有效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关键在于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和寻找合适的治疗靶点,这是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这类疾病中,感光细胞变性凋亡,最终导致视觉丧失。虽然目前有不少方案来试图减缓视网膜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与此同时城市空间无序开发、土地资源消耗过度等行为也衍生出许多城市生
深黄被孢霉 (Mortierella isabellina) 是毛霉目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丝状真菌,可生产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作为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