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还原处理模拟核电厂含碘甲烷放射性废液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非放射性同位素碘甲烷(CH3I)模拟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中CH3131I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电催化还原方法对目标有机物进行降解。研究了铜电极(Cu)、铜/碳毡电极(Cu/CF)和铜/镍/碳毡电极(Cu/Ni/CF)对低浓度CH3I(1 mg/L)的电催化降解效果。通过比较铜、镍和铁金属电极对CH3I的电催化性能,选择了铜金属电极作为阴极对CH3I进行恒电流降解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季铵盐、电流密度、初始pH值和电解质浓度等实验条件对CH3I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电解条件下:四丁基氯化铵(TBAC 0.05%,相对于CH3I的质量分数),电流密度(3mA/cm2)、反应温度(20 ℃)、初始pH(4.5)、电解质(0.5 M Na2SO4)和电解时间(120min),CH3I的降解率达到89%。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其还原机制为直接电子转移导致Cu电极表面的CH3I分子中C-I键还原断裂,电解过程产生的活性氢原子可促进其还原过程。采用低Cu2+浓度、高电流密度的脉冲电位沉积工艺成功制备出纳米Cu/CF电极。最佳电沉积条件为:1 mM Cu2+、4 rmM C6H5O73-、20 mM KNO3、pH=5,沉积电位-2.5 V,沉积温度45 ℃,沉积时间300 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发现铜颗粒均匀分散于碳毡基体。BET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为2.252m2/g,比碳毡比表面积(1.563 m2/g)增大了44%,有助于提升电催化活性。恒电流电解的最佳条件为:铜负载量为6.98 mg/g、电流密度2.5 mA/cm2、初始pH=5.5、电解时间90min内CH3I的降解率达到98.8%。循环伏安结果表明,CH3I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Cu/Ni/CF电极的最优电沉积条件:1 mM Cu2+,2 mM Ni2+,2 mM C6H5O73-20 mM KNO3,镀液pH=6,镀液温度45 ℃,沉积电位-2.5 V,沉积时间300 s。SEM和EDS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此法能成功地将铜、镍纳米金属颗粒负载在碳毡纤维上。最优沉积条件下铜、镍负载量分别为4.56 mg/g和6.07 mg/g,此电极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活性,最佳电解条件如下: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为0.4 M Na2SO4,溶液初始pH为3.5,电解90min内CH3I的降解率高达99.5%。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增加了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就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智能网联汽车,给驾驶员带来更智能、舒适、安全的驾驶体验,并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提高了出行效率,是汽车发展的趋势。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使得高精度快速响应的底盘执行系统成为实现自动驾驶上层决策的关键基础,其决定了智能车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底盘执行系统响应上层决策,主要是实现自动转向,自动制动以及自动驱动。因此,本文首先基于智能发展趋势的需要,开发了线控底盘执行平台,主要分为线控制动系统,线控转向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及丢失。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PD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已有
目的:制备人失活型c-Jun氨基末端激酶3(dnJNK3)转基因小鼠,利用活化型TGF-β激活激酶过表达(caTAK1)转基因小鼠及失活型JNK3(dnJNK3)转基因小鼠制备caTAK1/(dnJNK3转基因小鼠
研究断喙后喙形对蛋鸡产蛋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135只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第1组上下喙长相同,第2组上下喙都短,第3组上喙长与第1组相
信息经济的来临,对管理会计的转型提出新要求。区块链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管理会计的分布式信息处理、多中心协同运作、集成管理提供技术性支撑,为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提升企
<正>2018年底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对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尤其是国、民两党力量消长与变化,甚至对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次"九合一"选
酪蛋白(casein)是牛乳中主要的蛋白之一,其消化后能产生许多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肽,如阿片样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免疫调节肽、抗菌肽、抗血栓肽、矿物元素结合肽等,
本汉英模拟翻译项目以科普性文本《智能革命》中的部分章节为翻译材料。该文本结合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现状,从深度学习、无人驾驶、大数据等方面描绘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反思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蛋白质大分子及核酸结构的标记、分子印迹、细胞器染色、医学治疗、药物前体和环境监测